以创新引领市场监管事业高质量发展
——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管局的实践探索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管局组建以来,把“创新”作为一项常态化的重点工作来抓,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工作模式。3年来,全局列入创新立项项目的工作共38项。
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衡量和评价一个部门、一个干部工作能力的风向标,起到了发现干部、培养干部、锻炼干部的作用。创新已经成为引领我局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成为推动我局重点工作落实的重要抓手。
创新服务举措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良好营商环境对朝阳区的发展至关重要,如何确保方向不偏、靶心不变?
2019年以来,我局连续推出《朝阳区市场监管领域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创新举措》1.0版、2.0版及3.0版,从政务服务、行政指导、质量提升、标准化建设、法制服务等多个角度,全方位服务区域营商环境建设,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着眼痛点、紧盯难点,围绕效率做文章,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便捷。具体包括,针对规模化便利店推行“先证后核”、压缩媒介单位广告发布登记审批时限、推行“不见面审批”、开展食品审批高频事项“证照联办”改革等,并发出北京市首张“一市一照”营业执照。
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我局在全市率先探索建立市场轻微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容错机制,梳理21项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不予行政处罚的事项,以及16项责令改正后及时改正不予行政处罚的事项,形成以优化营商法治环境为目的的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清单,进一步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
如何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是推进市场监管工作发展的重要课题。作为区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我局积极发挥牵头作用,制定出台《北京市朝阳区进一步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起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体系,进一步规范政府有关行为。同时,建立全市首个公平竞争审查举报回应机制。
创新成果转化 推动高质量发展
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将创新优势充分转化为质量发展优势,是我局将创新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的题中应有之义,目的在于更好地推进质量强国首善之区建设。
提质增效,标准先行。为增加标准有效供给,满足市场需求,我局联合区财政局发布《实施首都标准化战略朝阳区补助资金管理办法》,作为北京市域内首个标准化综合性区级扶持政策,为辖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立足朝阳国际化城市建设目标,制定出台朝阳区生活消费品市场建设经营规范标准,从设计理念、设施标准和经营规范三个方面对全区生活消费品市场进行规范化建设提出明确标准。
2020年,为促进餐饮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局牵头,联合区食品药品行业协会、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起草《节约型餐饮企业评价通则》。该标准是北京市首个节约型餐饮标准,也是全国首个区级市场监管部门牵头制订的节约餐饮的团体标准。2021年,该标准被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推荐立项“节粮减损”类国家标准。
2019年,朝阳区成功申报成为全国第四批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两年多来,依托朝阳区金融行业优势,我局通过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机制,建立辖区首支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资金,并探索建立贷款、保险、财政风险补偿捆绑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切实推进朝阳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的开展。探索建立知识产权纠纷行政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制度。今年9月,经我局调解,双方当事人就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达成的行政调解协议书由区人民法院完成司法确认程序,拿到司法确认裁定书。该案是北京市首例商标行政调解司法确认案例。
按照“依网管网”的思路规范互联网行业发展,先后组织招聘、婚恋交友、旅游服务相关领域头部互联网企业签订自律公约,在实现对互联网企业监管的精准化防控、风险预警的同时,借助行业龙头的示范效应,引领行业整体健康发展,也为相关行业立法提供了基层实践。2020年,我局开设“广告合规云课堂”,持续开展线上广告合规培训,累计收看高达208余万人次,覆盖6个国家和地区,受到辖区企业、业内人士和全国各地市场监管部门的广泛关注与好评。
创新工作机制 筑牢安全底线
维护食品药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工业产品质量安全,是市场监管部门的首要职责。
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2019年,我局将监管端口前移,对集配单位开展“一企一策”监管,同时,积极配合区教委选定配送学生餐的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对相关配送单位进行梳理,提供分析报告及专业意见,消除校园集体供餐食品安全隐患。2021年,创新开展网络订餐平台食品安全风险预控共治行动,依托第三方平台大数据优势,汇总消费者对餐饮单位的点评记录,筛选出潜在风险较大的餐饮单位作为重点检查对象进行风险排查,并将有关检查执法情况、涉嫌违法违规问题及时提供给平台进行处理,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处理,及时消除风险隐患。
在特种设备安全方面,2019年,我局对原来的单组机械部件制动器电梯安全隐患专项治理方案进行优化,增加了一项整改措施,即电梯使用单位可以直接更换单组机械部件制动器,将其换为双组机械部件制动器,以保障电梯运行安全,并降低企业运行成本。2020年,立项开发了特种设备动态智能监管系统,实现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维保单位、检验单位和监管部门信息数字化整合与交互,大幅提高了特种设备管理效率与管理水平。2021年,针对辖区电梯老龄化问题,制定全市首个以“综合评估”为原则的老旧住宅电梯安全评估细则,进一步提高老旧住宅电梯救济资金利用率和维修后乘梯舒适性。
针对预付式消费存在的风险和维权难问题,2020年,我局推出失联预付费企业“零口供办案、联合惩戒”试点工作,随后又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预付式消费资金监管方法。2021年1月,“朝阳预存宝”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运行,形成了具有朝阳特色的资金监管模式,目前已有800余家企业入驻该平台,涵盖教育培训、美容美发、餐饮、洗染等行业领域,预付式消费得到进一步规范。
创新监管体系 促进监管能力现代化
我局积极推动开发区级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平台,在满足市、区两级现有工作需要基础上,打破部门间壁垒,开发以街乡为基本检查单元的随机匹配、抽取模式,为多部门、多层级开展联合检查提供高效平台。同时,建设综合监管协作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精细洞察业务、驱动优化决策、实现精准监管和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全面推动信息化与市场监管深度融合。
为妥善处理应急突发事件,我局创新制定《突发事件信息分类分级处理规范》。在此基础上,各相关科室就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制定更为详尽的应急预案,进而形成全局目标统一、分工明确、措施得当的应急处置体系。
2020年疫情初期,我局制定出台全市第一个关于疫情防控哄抬物价方面的裁量权标准——《关于哄抬价格案件裁量权适用意见》。在该意见的指导下,我局查办了一系列大案要案,切实起到了震慑违法行为、维护市场秩序的作用。
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释放了政策红利,为市场主体增添了信心和活力。截至今年11月底,朝阳区市场主体达38万余户,占全市17.2%,居全市首位。仅2019年,朝阳区广告经营额达到872亿元,是广告行业优势区域。
在2020年度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评比中,朝阳区获奖企业占一等奖总数的30%。2021年,我局指导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荣获“第四届中国质量奖”。(图片由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管局提供)
□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 刘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