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标准规范让研学实至名归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见世间百态,得生活真谛,当为研学的本质所在。近年来,研学市场呈方兴未艾之势,既是“旅游+教育”跨界融合的新产品,也是知行合一教育理念的具体实践。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研学旅行人数突破60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然而有媒体报道,随着大量营利性机构介入,研学相关的问题层出不穷,比如研学课程质量不佳、研学机构资质欠缺、学生安全无法保证等。乘兴而来却败兴而归,让不少学生家长失望不已,研学行业广受诟病。
专业性、规范性、安全性严重不足,困扰了研学行业发展,成了市场发展的软肋。若要改变当下困境,无疑需要顶层设计,尽早制定和出台研学标准与规范,完善市场管理办法,使研学行业真正高质量发展。
首先,应制定研学课程国家标准,使其在内容、形式、考核等方面具有统一规范,得到科学界定。尤其要注意与旅游行业区别开来,切勿让研学流于表面。
其次,应尽早出台研学行业管理标准,进一步明确研学旅行基地、机构的资质、准入及收费标准,完善对企业的考核、评价及退出机制,规范研学服务流程,建立研学市场监管体系,以改变当下研学市场鱼龙混杂的局面,使企业有章可循,也让监管部门有标可依。
再次,应完善专业技术人才考试标准与程序,切实让研学旅行指导师持证上岗。人社部发布的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中增加了研学旅行指导师这个职业。在此基础上,应当尽快统一开展考核和颁证,确保研学旅行指导师的含金量及权威性。同时,还要加强专业研学人才培养,可鼓励高校设置研学相关专业,培养“旅游+教育”复合型人才,改变当下普通导游不熟悉教育、学校老师不熟悉旅行的尴尬处境。
最后,针对研学旅行的交通安全、食宿卫生、医疗防护等问题,应完善管理规范,强化企业包括家长的安全责任,确保参加研学旅行的青少年身心健康与安全,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刘效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