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推进营商环境建设
河北省市场监管局认真落实市场监管总局工作部署,聚焦三个环境,提升执法温度,支持经营主体做强做大,维护市场公平公正,持续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
聚焦准入环境 不断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出台支持发展政策。河北省制定《支持经营主体持续健康发展的措施》《关于进一步支持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河北省建设一流营商环境体系加快企业开办速度实施方案》《河北省开展企业开办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方案》等,推出准入准营便利化、柔性执法等具体举措,受到经营主体普遍好评。
深化“四办”审批服务。按照“简便、便民、发展、协同”要求,河北省市场监管局突出“简、快、好”导向,深化开展极简办、智能办、马上办、满意办“四办”活动,进一步推进市场监管领域一流营商环境建设。“极简办”,即进一步精简办事环节,压减申请材料,优化工作流程,推进数据共享,实现一窗受理、一次采集、一次认证、一网通办。“智能办”,即强化技术赋能、数据赋能、平台赋能,实现申报材料智能指引、智能提示、智能预审,一般认知群众可无障碍自助办理。“马上办”,即即来即办、马上就办,改进作风、不推不拖,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满意办”,即加强热情服务、耐心服务、微笑服务,提升引导、帮办服务水平,实现办证照不求人。
培育发展经营主体。河北省市场监管局开展经营主体增量提质工作,发挥河北省扶持个体工商户联席会议制度作用,联合15个部门开展“服务个体工商户、助力稳增长”“个体工商户发展情况大调研”“入万户送服务解难题”等活动。结合市场监管职能,河北省市场监管局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16项措施,编发各部门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政策汇编。河北省市场监管局选取饭店、药店、美容美发店等19个民生行业,创新推行“证照联办”,对涉及的营业执照和相关许可实行同步一体化办理。全省已有5.5万户经营主体实现准入即准营。作为国家“个转企”试点省份,河北省选取13个县区开展“个转企”试点,助力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做强做大。今年以来,河北省市场监管部门为552户经营主体办理“个转企”业务。
聚焦市场环境 着力提升市场监管效能
深入推进“双随机”监管。河北省市场监管局升级全省“双随机”监管执法平台,完善“一单两库一指引”,加大抽查结果分析和抽查后续处置力度,明确抽查企业比例不低于3%、企业信用风险差异化抽查占比80%,抽查结果公示率、处理率100%;严格落实“平台之外无抽查”“清单之外无检查”,截至4月底,全省开展“双随机”抽查1614次,其中联合抽查549次。
深入推进信用监管。河北省市场监管局建立全省企业信用风险分类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25个二级指标、104个三级指标,对全省240万户企业进行风险等级划分,由低到高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其中D级5.7万户,占2.4%。河北省市场监管局严格落实失信联合惩戒制度,持续开展信用提升行动,对守信者“无事不扰”,对失信者“无处不在”。截至4月底,全省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企业23.13万户,全部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河北)公示。
推进包容审慎监管。河北省市场监管局制定进一步推进包容审慎监管7条措施,动态调整处罚裁量权适用规则及其基准,涵盖法律法规138部、处罚事项539项,明确不予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等情形;编制河北市场监管领域66项首次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12项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清单,打破“以罚代管”“一罚了之”的传统执法模式,最大限度给予经营主体自我改正、落实主体责任的机会。截至2022年底,全系统办理免罚案件1600余件、免罚金额3200万元。
聚焦宣传环境 构建市场监管社会共治体系
全面推行三项制度。河北省市场监管局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在门户网站设置“执法公示”专栏,动态管理4类文本和5项清单,公示省本级执法信息1.6万条,处罚决定书全文公示率100%;组织全省系统开展任性执法、选择性执法、运动式执法专项整治行动,开展说理式执法和柔性执法,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坚决克服执法粗暴生硬、扰企扰民、处罚畸重等现象。
广泛开展普法活动。河北省市场监管局落实会前学法制度,局领导带头集体学习法律法规,并利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知识产权宣传周、“5·20”世界计量日等,面向社会普法宣传,引导企业依法合规经营。
加强新闻宣传报道。河北省市场监管局积极与传统主流媒体及新媒体联系合作,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作为宣传重点,讲好市场监管故事。一季度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355组380篇文章,阅读量162.56万次,粉丝达56万。在2月份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微信公众号传播影响力排名中,河北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位列第一名。
□河北省市场监管局总工程师 段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