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服务:让您收获更多

——消费结构升级趋势展望之七
《中国市场监管报》(2016年02月04日 A5 版)

  平时下班回家干什么?除了吃饭做家务,电视里的诸多节目、网络中的各种作品、书架上的各类书籍,大概是不少人的伴侣。可看的虽比过去多了,但其中大量平庸甚至凑数之作也经常让人倒胃口。
  转变,也许就在不远的将来。
  积极推进文化服务业发展,是国务院《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中重点强调的努力方向之一。
  文件明确提出,要“着力提升文化服务内涵和品质,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新型服务业发展,大力推进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服务需求”。
  在内容上,传统文化艺术应充分发挥在民族特色、地方特色方面的优势,兼具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积极创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服务产品。
  在新载体上,国家将加快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推动文化服务产品的制作、传播、消费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推进动漫游戏等产业优化升级。
  在融合发展方面,国家将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提升先进文化的互联网传播吸引力。同时,完善文化产业国际交流交易平台,提升文化产业的国际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还有新闻出版领域。
  文件强调指出,要“深入推进新闻出版精品工程,鼓励民族原创网络出版产品、优秀原创网络文学作品等的创作生产,优化新闻出版产业基地布局”。要“积极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电视等新媒体、新业态”。
  不仅要有更多优秀文艺作品,还要有更受消费者欢迎的游戏产品。不仅要在手机里、网络中,还要在书店里,更要在舞台上、银幕上、报刊上,不断涌现出好作品。
  不仅要让消费者看得高兴,更要让正能量得到传播。不仅要壮大文化服务产业,更要加强国际交流,让中国文化走出去,让中国声音传遍四方。
  事关亿万消费者的生活品质,更事关中国形象的树立与优化。文化服务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本报记者 王兆盟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