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工商为创业者助力护航
本报讯 “今年,我打算将个体工商户升级为企业,名字都想好了。”春节后,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工商部门的工作人员走访富马制衣厂时,负责人马富招乐呵呵说着新一年的规划。
看着一楼上百平方米的制衣间以及忙碌的工人们,谁都无法将它与曾经困境重重的小裁缝店联系在一起。
“我们现在主营的是职业装,说起这个还得多谢工商部门促成了我的第一次转型。”原来,从广州回到永定区创业之初,裁缝店因技术单一、利润薄,一度举步维艰。2008年,凭着踏实勤奋、手艺过硬,在工商部门的帮助下,马富招接到了一个定制180套职业装的订单,就此也让他心生摒弃传统散客定制、专做职业装定制批发的念头。
马富招开始进单位、走企业推销样服,慢慢占领了邮政、农行等部分大型企业或单位的“补装”市场,并成为永定区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职业装的独立供应商。
2012年3月,马富招在淘宝注册了一家网店,6月又注册了一家阿里诚信通。他说:“一个晚上卖出20多件,销售额达1000多元。”网络的第一桶金让他见识了网络的神奇,也坚定了他以“网”为媒、以“网”谋利的决心。为树立更好的网络品牌形象,当年,他分别申请了晶斯猴、侯帅两件商标。
2013年网上营业额80万元、2014年150万元,数字不断见证着网络带给他的惊喜。
2015年,为加快电子商务发展,永定区人民政府推行一系列措施优化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如建设互联网孵化园、成立电子商务协会、开展专业培训、资金奖励扶持等等。这一切,更是让他感觉如沐春风。电商会上,作为“老”电商,他直言当前电子商务存在专业人才不够等问题。培训会上,他和新手一样认真学习相关电商知识,根据自身实际,改进不足。在“裁缝店”里,他依旧和最初一般抓质量、重诚信、做品牌。付出与收获永远成正比,2015年,他的销售额突破了500万元,其中三分之二来自网络销售。
“过一阵,我们又要搬新家了,搬到政府为我们电商精心打造的客家博览馆旁的电商小镇里。有政策、再有工商部门一直以来的帮助和扶持,我们的生意一定会越来越红火,公司也将做强做大,业绩突破千万元不再是梦想。”马富招说这话时,很是兴奋,也很坚定。
□游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