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了月光的“毒”
我出生在江西南昌,两岁多的时候,奶奶把我带回萍乡一个叫莲花的县城。离我家不到200米的地方,有一家图书馆,办个借书证就可以免费阅读各种图书。这家图书馆晚上还开放阅览室,儿时的我就常在那里看看小人书,连环画引发了我对美术的兴趣。那家图书馆有一位美工,面容白皙,胖乎乎的,有些跛足。我去借书的时候,经常见他在那里挥毫作画,画工笔人物,也画大幅的水粉风景。
那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事情了。当时,一个小小县城,舞文弄墨的竟大有人在。文化馆也不时举办书画展览,让我受益匪浅。我对这一群写字的、画画的,羡慕与崇拜得不得了,一有时间就学着在纸上涂鸦,认定自己将来也能够成为一名画家,甚至光宗耀祖。也许是传统文化太强大了,我耳濡目染,对书画几近痴迷。有时候我幻想,假如我这辈子不能在绘画上有所成就,就让儿子接着画,还不成就叫孙子接着画,子子孙孙无穷尽,就像愚公移山,总有感动上苍的那一天。这是我最初的梦想。
产生这种想法的时候,我还是个孩子。我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我实在太爱绘画了。书画是国粹,作为中国人,我自然对笔墨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在画画时我喜欢用墨,笔墨一道道,犹如写字,没有谁指点,全凭感觉去画。由于使用的是毛笔,勾勒与渲染比较容易入手。在我看来,画画与写字并没有多大区别。后来,我才知道,大概从王维开创南派绘画,就有意识地运用书法入画。缶翁从写石鼓文,转入写意画。白石画花卉虫鱼,用的是秦权笔意。书法入画是国画的本质,这样才能够抽取物象的骨骼,进行简化与提炼。对于国画而言,没有笔画则不成画。勾线条要笔笔见笔,就连上色,也不能涂抹,也是一笔笔写上去。用笔是画的骨架,用墨则是画的血肉。这是我对国画的基本认识。
当时,根本就买不到宣纸,我一直都在用做纸钱的毛边纸写画。20多岁的时候在南昌读书,院校办书画展,我才第一次接触宣纸。由于没有系统地学习,自己再怎么捣鼓,也只能是自娱自乐。画家梦破灭了,但在狂热地调朱弄粉的当儿,我也读读诗文,写写文章,有一篇自配线描图的文章,意外地在中山大学的一本杂志上发表了。在我们学校的征文比赛中,我也多次获奖。我在文学上有了意外的进展,于是,我开始转向写作。对文字有了执着与感悟之后,回过头来再看当初自己的书画,我觉得有某种共同的东西贯穿其中。
芥子园说,绘画是“文人余事”。现在,书画之于我,真的成了“余事”。当写作感觉兴犹未尽,或是文字难以表达之时,信手在纸上涂抹几笔,作为情感的宣泄与自我的观照。画山画水画梅画竹,笔毫在宣纸上潇洒行走,引领我抵达得意忘言之境。
我画山水,运笔相对粗犷,用笔用墨有挥洒之兴。画雪景山水,我爱用江水与天空的深色逼出山石与树林的雪意。一痕江水如墨,衬托出白雪皑皑的远山近岸。在画面的近景勾勒几笔染雪的枯树,用笔杆轻敲饱蘸锌白粉的毛笔,在画面上洒下飞舞的雪花。为了不让画面太枯寂,又添了数只飞鸟。与真实的雪景相比,只是有点雪意而已。
我亦爱画梅花。月下梅魂,暗香浮动,先从虚幻的远处着手,是在画影子,一轮圆白的月亮送来满纸清辉。红梅几点,与石块的青、竹叶的墨,形成反差。梅馨微醺,黄雀知醉,在枝头兴奋地啼鸣。画面由远至近层层叠加,最后由数片浓墨竹叶收笔。画面上虽是月夜,却形同白昼,只是画轮白月,意思一下而已。这就像舞台上表演,不必骑真马,演员拿个马鞭,做个骑马的动作就可以了。国画与戏剧一样,都是程式化与抽象性的,意到即可。
画竹子,是文人的喜好。竹叶如隶书,竹竿如篆字,小枝小叶则用笔如行草。信笔而为,如散步,如意识流,三竿竹子,数笔兰叶,一块瘦石,完全是在写字。那是月光将物象投射在粉墙上的影子。
古人的艺术情怀浓郁,吟诗作画,尚韵尚意。青莲、摩诘、东坡、缶翁、白石,他们的诗文书画,令人恨不能与之同时代,做他们门下研墨沏茶的书童。阅览他们的作品,无论是举杯邀明月,还是明月松间照,或者缺月挂疏桐,还有水墨葡萄、简笔鱼虾,这些美好的意象,都漫溢出一缕缕银白的月光,抒情气氛与贴近心灵的触摸,令人动容。是的,古人遗留下来的诗文书画,俱简洁空灵,看似漫不经心的几笔,其实包含了很多的东西,传递了很多信息。很荣幸,我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度,古贤的光辉就是无所不至的月光,照耀着我,浸润着我。我对诗文书画如此痴情,在我的眼里,先贤如星如月,我中了月光的“毒”,仰之钦之,如痴如醉,不知老之将至。
我爱月色,爱观察月光下的万象。有时在月下漫步,色彩斑斓的万象都成了水墨世界,公园里树木、亭阁、山影都消隐了真实的形象,变幻为宣纸上的影子。那是墨的淋漓,那是笔的痕迹,它就是画。那丛芭蕉,那丛竹林,摇响笔墨的韵律,那是徐渭的大笔写意画。我仿佛走进了古人的画境,在与水墨大师对话,在与青藤、雪竹交流。它们斑驳的影子在风中摇晃、歌吟,如超凡脱俗的禅者,触目都是书画大匠气韵生动的手笔,朦胧、神秘、抽象,自然物象直接进入审美意象。这是大自然在宣纸上泼墨,在向我传授绘画的秘诀。
西画总是画阳光下的物象,追求光与影,色彩与透视,那是色彩的狂欢。国画是在画月光下的物象,笔墨飞舞,营造水墨意境,静谧、睿智、唯美。这与日常所见隔着一层纱,似与不似之间,具象与抽象并存,更接近艺术的真谛。在月色里沉醉,在被称为国粹的诗画里陶冶,我感到有一轮月亮在照耀着我,陪伴着我,让我尘世的生命变得纯净而透亮。
□江西省莲花县市场监管局 李晓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