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引领成绩斐然

——江苏省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2016年上半年工作展示(三)
《中国市场监管报》(2016年08月31日 A4 版)

  扬州:全力推动小微企业创业创新

  启动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工作,是今年扬州市的年度重点目标任务。扬州市工商局紧紧围绕这一目标任务,全面推进“放管服”改革,全力推动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工作得到扬州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
  扬州市工商局认真制定方案,积极做好小微企业“双创”基地示范城市申报材料准备工作。5月16日在北京公开答辩当天,扬州在21个参选城市中脱颖而出,成功入围“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行列。未来3年,扬州将获中央财政6.6亿元的专项扶持资金,这为促进扬州小微企业发展,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动力。
  为确保工商服务小微企业“双创”工作的顺利推进,扬州市工商局在“放”方面,上半年抓了三件事:一是建议市政府修订2014年出台的《关于放宽企业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的实施意见》。2月1日,扬州市政府下发文件,进一步简化了企业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手续,释放了住所资源,降低了准入门槛。二是全面推行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工作,制定了《扬州市企业简易注销登记管理试行办法》。《办法》实施以来,全市通过简易注销程序注销的市场主体达2913户,其中个人独资企业254户、个体工商户2659户。三是开展全程电子化登记试点。通过向省局争取,扬州成为全程电子化登记试点地区,并在广陵区“众创空间”先行开展试点工作。
  在“服”方面,扬州市工商局为小微企业搭建创业创新平台。该局举办“返乡学子看扬城”活动,组织200多名扬州籍和在扬州就读的大学生、研究生“看扬城、走名企”,吸引他们在扬州创业。
  该局继续举办“全国苏商扬州行”活动,组织全国13个省区市近100名苏商和30名在扬州的外地客商洽谈、交流,为全市小微企业提供合作机会,落实签约项目18个,项目总投资80.6亿元。
  扬州市工商局探索分析利用市场主体大数据。该局向市政府申请共享使用税务、社保、供水、供电、气等市级17个单位35类数据,由市政府信息中心提供数据共享渠道,为实施精准帮扶提供依据。

盐城:注重提质增效

  布局实施园区经济发展,是盐城市委、市政府的一个重大举措。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盐城市工商局聚力支持服务沿海开发、市区产业发展、黄河故道扶贫开发和旅游发展,针对园区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实际困难,研究制定实施了一系列举措。

力推改革
  盐城市工商局致力服务园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参与各重点园区招商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今年4月,在某百亿元招商项目签约前夕,该局受市政府委托,第一时间赶赴河北省定州市调查了解投资主体资信状况,及时为市政府决策提供了有价值的意见,得到市长王荣平的高度赞扬。
  该局积极发挥登记管理作用,运用简易注销程序,依法及时清理僵尸企业和空壳公司6068家,通过规范一批、唤醒一批、吊销一批,有效避免资源错配、造成浪费,得到园区管理部门的一致称赞。

支持新产业
  盐城市工商局深入实施商标战略,将578户园区企业纳入商标培育库,实行“一标一策”,抓紧培育“荷兰花海”“云梯关”“黄河故道”等具有地域特色的商标,放大重点园区品牌效应,促进形成产业特色和集群优势。该局充分利用动产抵押登记、股权出质登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授信等途径,帮助从事电子商务、智慧应用的企业融通资金,助推企业技术创新、成长发展。

持续优化环境
  盐城市工商局授予18个重点园区所在地基层分局企业登记权,开展重点园区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试点工作,在中韩盐城产业园核心区试行外商投资企业“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向1349户园区企业提供全程帮办服务。

常州:加强信用建设


  常州市工商局把培育“守重”企业作为完善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狠抓机制创新,取得显著成效。
  根据工商总局最新公示的2014~2015年度“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名单,常州市申报的87户企业全部名列其中,公示企业数连续三届位居全省第一。
  强化服务指导。该局建立“守重”企业联络员制度,畅通企业与工商部门的沟通渠道,分别开通国家级“守重”企业(新推荐)和国家级“守重”企业(继续公示)QQ群,即时发布“守重”企业评定标准、申报流程、发展状况等内容,为企业信用建设提供全面系统的服务和宣传平台。公示工作启动后,该局全程跟踪申报、审核等情况,及时解决企业遇到的问题。同时,该局为提升申报质量,一方面,通过QQ群即时指导企业申报;另一方面,开放电教室,对23家新申报企业进行现场指导。
  完善培育机制。该局将常州市“守重”企业认定改为公示,成立由市工商局、经信委等部门负责人及高校专家教授组成的“守重”企业公示评审委员会,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该局开发常州市“守重”企业网上公示系统,动态采集“守重”企业经营情况,在督促企业守法经营的同时,为推荐省级、国家级“守重”企业积累信息。该局出台《常州市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公示办法》,细化工作规范和流程,从企业基本经营情况、信用管理状况、合同履约能力等9个方面采集百余项数据指标进行综合评估,并向社会公示,接受公众监督。
  严守培育质量。该局严把推荐条件,推荐的“守重”企业通过率达到100%。该局将各个部门反馈的企业信用信息转发给相关企业,督促其及时整改,其中有12家企业向税务部门补缴税费163.57万元,较好地实践了信用联动监管。该局加大对冒用“守重”企业荣誉行为的打击力度,在震慑不法行为的同时,维护“守重”企业的信誉。

淮安:点燃实干引擎

  今年以来,淮安市工商局真抓实干,各项工作有声有色。

持续增强服务意识
  淮安市工商局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引领作用,全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全民创业、淮商崛起”。该局主动策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实施市场准入易操作、易落实的“双告知双承诺”制度,制定《企业简易注销程序管理办法》,打通市场主体退出“最后一公里”,服务推动117户外商投资企业顺利落户,指导帮助苏益电器等5户企业挂牌新三板。4月6日,市长惠建林专题调研工商工作,在听取了以上工作汇报后,他对该局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服务全民创业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一季度,淮安市工商局被淮安市委、市政府授予“优质服务竞赛流动红旗”。

持续提升监管效能
  淮安市工商局全力推进市场主体年报工作,全市市场主体年报公示率达85.8%,其中外资企业年报率达96.1%;全面启动部门联动监管市场主体信息平台,制定部门联动监管实施办法和平台保障办法,有序推进事中事后联动监管机制建设。该局加快消费维权体系建设,加强与市政府“12345”等公共服务平台联动,实现消费投诉举报信息互联共享;加强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抽检商品668个批次;将放心消费工作纳入政府民生幸福工程和绩效考评体系,全市省级放心消费创建先进(示范)企业、行业和单位达66家;探索消费维权社会共治,联动调解渠道已覆盖城乡。

持续提高综合能力
  淮安市工商局加强法治建设,探索创设行政复议案件通报制度、行政复议听证审理制度,推行使用行政首长参加行政复议建议书,促进行政复议工作规范化建设;牵头制定《淮安市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程序规范指导》,统一县区“三合一”后执法规程。
  该局加强队伍素质建设,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先后组织开展网络市场监管、公平交易执法、市场主体信用监管、企业注册登记等业务技能培训,努力提升基层一线人员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深化“两为”专项整治,制定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四项清单”,组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促进广大党员干部知责思为,带头作为。

□稿件提供:许步伟 孟庆祝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