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是扶贫攻坚的核心动力

《中国市场监管报》(2016年10月28日 A1 版)

  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产业扶贫日渐成为各地开展扶贫攻坚的重要举措,鼓励贫困村和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一来可操作性强,二来农民可以收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多年的扶贫工作经验证明,产业扶贫是解决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手段,是脱贫的必由之路。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只有全国的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才能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扶贫攻坚不管采取哪种形式、哪种方法,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要让在贫困线上的人民群众甩掉贫困的帽子,增收致富奔小康。相比于送钱送物的救济式扶贫,“授之以渔”的开发式产业扶贫变“输血”为“造血”,农户、企业、市场每个细胞得以激活,群众的参与程度、参与热情更高,经济效益及其带动效应也更明显。发展产业有利于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确保脱贫效果的持续性。
  产业扶贫涉及对象多、涵盖面广,推进产业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准确把握产业扶贫的政治性、经济性、区域性、复杂性和绿色性等特点,围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目标,突出工作重点,科学推进产业扶贫。一方面要选准产业,选择适合当地发展、有市场前景的特色产业,加大对新型市场主体支持力度,鼓励农村人才在贫困地区创业,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户分享产业发展红利,获得更多收益;另一方面,相关部门通过深入基层,摸清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基本情况,找出贫困的根源,因地施策、因户施策,使贫困户在扶贫产业的带动下拥有长期稳定的经济收入。
  在推进产业扶贫工作中,各地政府应找准角色定位,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农户参与的原则,明白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政府不越位,产业扶贫才不会“跑偏”。不论是项目选择、产业布局,还是政策引导、资金投入,都要着眼贫困人口增收这个根本,只有把贫困村和贫困户全部纳入到产业发展中来,贫困人口才能搭上产业发展的动车。
  产业扶贫切记千篇一律。地域不同,产业的发展、生产方式也会有差异,就像我们不能在青藏高原发展传统农业,也不能在沿海地区发展畜牧业一样,要因地制宜,不能削足适履。一些地方政府盲目追求政绩,在没有经过认真调查研究的情况下,就将其他地区的发展做法生硬地搬过来,这样的发展思路只能是劳民伤财。
  要啃下扶贫攻坚这块“硬骨头”,打赢扶贫攻坚战,笔者认为,各地要引导群众增强自主脱贫意识,以发展特色产业作为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的有效途径,激发贫困户发展热情,从而做到消除贫困、改善民生,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吴学安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