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创共享绿色发展成果

重庆开州推广“合作社+农户+绿色产业+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中国市场监管报》(2016年11月11日 A2 版)

  本报讯 眼下,在重庆市开州区长沙镇齐圣村,正是红心猕猴桃成熟的时节。村民谭陪兴和妻子王邦菊一直在猕猴桃种植基地里忙碌着。
  “虽然今年气候条件不利,但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帮助下,我们种植的猕猴桃品质和产量没有受到影响,预计年收入可达4万元。”王邦菊说。以前,谭陪兴一家守着几亩水稻田过日子,遇到天旱的时候,年收入仅几千元。如今,他们加入了村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绿色产业,年收入翻了几番。
  据了解,开州区地处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当地政府一直把发展绿色产业作为第一要务。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重庆市工商局开州区分局依托农业资源、旅游资源,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会同相关部门探索“合作社+农户+绿色产业+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让村民在家门口增收致富。
  3年前,在工商部门的帮助下,齐圣村建立了红心猕猴桃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全村65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以土地使用权投资入股,成为该合作社的股东。
  “在工商、农业等部门的指导下,村民以土地使用权投资入股和现金入股的方式,成为合作社的股东,共同经营,共担风险,抱团发展猕猴桃、蓝莓种植等绿色产业。”齐圣村生态产业园负责人熊尚兵说。
  村民尝到了绿色产业发展的甜头,干劲更足了。目前,齐圣村种植红心猕猴桃超过1500亩,村民人均增收1.3万元。依托这种模式,齐圣村还组建了柑橘等水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布局发展现代山地高效农业产业,不但保护了生态环境,还形成了春赏花、夏纳凉、秋品果、冬观雪的观光旅游区。
  “我们是从万州过来的,这里植被丰富,负氧离子含量高,到这里度假,就像进了天然氧吧,让人心旷神怡,还可以赏花、摘果。”在齐圣村南山山顶宾馆,一名游客高兴地说。
  “工商、旅游等部门帮助我们村建立了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的管理制度,形成现代山地高效农业产业链。”熊尚兵说,“村里175户农家乐统一外观设计,屋内设施也是按照星级酒店标准配备的,服务人员经过统一培训后上岗。今年,观光园收入将超过300万元。”
  随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逐步显现,开州区“合作社+农户+绿色产业+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也得到全面推广。目前,全区共培育各类生态产业园区16个,吸纳社会资金5000余万元,促进农户增收1.7亿元。

□彭春生 杜芝萍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