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生命践行为人民服务
——记山东省工商局派驻单县黄岗镇柴庄村第一书记王新杰
王新杰,一名普通的省直机关干部和省选派驻村第一书记。自担任第一书记以来,他用400多个日日夜夜带领帮包村的630户群众走出了贫困。然而,正当他铆足了劲谋划帮包村的发展前景,让百姓生活好上加好时,他就像一座从不歇息的钟,却突然停摆了,定格在了2016年4月24日。
2016年4月24日,带病连续工作十余天的王新杰,刚从菏泽回到济南,突发心脏病不幸辞世,终年51岁。
悲痛、不舍、想念,这是所有跟他接触过的人相同的感受。
“临走时还安排了下一步修路的事,说是回济南两天就赶回,没曾想这一去就再没回来。”柴庄村的村民听说王新杰去世的消息,难过地流泪了。
“他去世前4天,由于村里打井、修路、建村级服务中心,基本都告一段落,大家特别高兴。他提议改善下生活,我们就自己包了水饺。”同在黄冈镇并肩工作的战友们说到王新杰哽咽了。
400多个日夜带领630户群众脱贫致富
柴庄村,是个典型的贫困村庄,王新杰生前就工作在这里。这里地处单县黄冈镇东南部,距镇驻地7公里,南与河南省接壤,辖4个自然村。全村共630户,而贫困户就高达228户,超过百分之三十六;由于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因素,这里的生活水平普遍较低。
村头至镇驻地的7公里道路年久失修,雨天泥晴天土……王新杰每天要骑车在这高低不平的土路上,来回颠簸两次以上。在他看来,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7公里,不仅是村民外出的必经之路,更是全村脱贫致富的必由之路。
面对种种困难,王新杰没有退缩,冬冒严寒,夏顶烈日,以昂扬的精神状态、无私的奉献精神和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优良作风,赢得了村干部和群众的认可,打开了局面。
现在的柴庄村,新修的水泥路两旁完成了绿化和亮化;全村新打机井20余眼,开始实施高低压生产生活用电线路升级改造,群众不再浇地难、用电难;村活动室有了新址,占地600平方米、建筑面积380平方米的村级服务中心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有线电视、网络以及全村90%的自来水入户,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大大改善……
村里的路平了,灯亮了;柴庄人心中的灯,也亮了。
这一桩桩的变化,都包含着王新杰等人400多个日日夜夜的心血和汗水。
授人以渔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王新杰认为,脱贫致富是个大题目,绝不仅限于修路通水电这些基础项目。他一到柴庄村,就进行了大量走访调研,多次召开村两委会,通过到党员干部、致富能手及贫困户家中走访,在田间地头、路边村口与群众交谈,深入了解村情民意和发展建议。经过反复酝酿、深入讨论,按照“一村一品、因地制宜、尊重民意、改善民生”的原则,他谋划了帮包村发展的思路和两年规划。
他与村两委成员先后赴浙江、安徽和省内菏泽、济宁等地实地考察致富项目,经反复调研筛选,确定了覆盖帮包村全部贫困户、符合帮包村实际情况的粉条加工项目,并稳步推进实施。为增加村集体收入,他提议将坑塘改造成鱼塘,转租后收取承包费,发展各项公益事业。
熟悉商标业务是王新杰的一大优势特长,他想方设法将其转化成老百姓的收入,主动为干部群众讲解商标助农的政策,开拓发展的思路和方法。在争取省、市工商局和单县市场监管局支持的基础上,他结合帮包村和当地企业实际,协助一家企业申报了驰名商标,为前花园、张下庄、南老窝村合作社注册了黄岗垄腾、铁倍、故道情等商标,为单县百果家庭农场、黄岗镇果木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帮包村个体工商户注册了慧硕等特色商标,支持优质农产品生产和特色农业发展,拉动农产品加工销售,有力地推动了扶贫工作开展。
就在王新杰去世前,他还在协调为黄岗镇注册黄岗红炖羊肉、黄岗大炖羊肉、黄岗红烧羊肉、黄岗红烧羊羔肉、黄岗馓子等地理标志商标。
“咱柴庄人”农民群众眼里最亲的人
王新杰,有一双总是含笑的眼睛,透着朴实亲切。
很多村民都说,把他放在人堆儿里,根本看不出他是城里来的干部。
从2015年2月被选派到柴庄村开始,王新杰的心里就时刻装着那里的家家户户。谁家的房子该修了,谁家的老人生病了,谁家缺棉衣棉被油面了,哪个五保户家过节没钱了……他都逐一登记造册,在柴庄人眼里,王新杰就是“咱柴庄人”。
郭灯山,是柴庄村的一名独居老人,今年70岁,常年居住在一个破旧简陋的茅草棚里。棚子既不挡风,也不挡雨,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棚子里仅有一个烧水的炉子和一张简易的床,儿子无业在外,不知去向。王新杰了解情况后,想办法为他申请了危房改造。郭灯山住进新房后,专门邀王新杰到家做客。他紧紧握住王书记的手,笑容满面,连声道谢:“我家三辈子都没住屋子了,到我这一辈总算离开茅棚盖上屋子了。”
为了改善帮包村简陋的教学设施,让孩子们有更好的学习环境,今年4月初,王新杰多方协调,四处奔走,联系到十几家爱心企业,打算发起一场关爱留守儿童爱心助学公益捐赠活动。
王新杰去世后,那些爱心企业的负责人不约而同前来,为留守儿童爱心助学捐赠,完成了他的遗愿。
王新杰走了,来不及和情同手足的战友兄弟、朝夕相处的父老乡亲道别,来不及和多年深爱的妻子、日日想念的女儿相见。
但是,他所做过一切,柴庄村人民都记在心底。他用生命践行为人民服务。柴庄村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见证着一位农民之子、柴庄之子的深情。
□闫 栋 韩 伟 朱洪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