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导向监管 净化网络空间
——全国工商(市场监管)系统互联网广告监管工作综述
2016年即将过去,“弹出广告可以一键关闭了”“哪些搜索结果是竞价排名广告能够一目了然了”“邮箱再也不被垃圾邮件塞得满满的了”等为网民广泛关注并期盼得到根治的互联网广告顽疾,终于在这一年得到了有效解决。
回望2016,全国工商(市场监管)系统回应社会关切,加强导向监管,妥善处置由魏则西事件引发的竞价排名商业推广等问题,组织开展互联网金融广告专项整治,规范和强化互联网广告监测工作,虚假违法互联网广告得到遏制,网络空间进一步净化。
“过不了互联网广告监管关,就过不了市场监管关!”
1997年3月,IBM公司支付3000美元在ChinaByte网站上为AS/400服务器打出广告,标志着我国第一条商业性互联网广告的诞生。
2015年,我国数字广告经营额达1589亿元,大大领先于电视、广播、报纸、期刊等传统媒体的广告经营额,占据中国广告经营额分类排行榜的首位。2016年上半年,中国互联网广告运营商市场规模达1187.1亿元,同比增长27.3%。
千亿级增量与发展的背后,互联网广告行业乱象频出也是不争的事实。
“搜索引擎服务商混淆信息与广告的概念,以竞价排名的方式发布各种商业推广,令消费者雾里看花、难辨真假;一些商家非法购买个人信息,未经允许向消费者的通信工具、邮箱等发送广告,让人不胜其烦;一些网站一旦打开,就会弹蹦出大大小小狗皮膏药似的弹窗广告,严重干扰用户网络体验;有的直接通过互联网发布虚假违法广告,令人深恶痛绝……”网友刘某的点评道出了大多数人对互联网广告乱象的共同感受。
据国家工商总局监测数据显示,互联网广告违法率远高于传统媒体广告违法率,其中医疗、医疗器械、药品、食品(包括保健食品)、保健用品、化妆品、房地产、美容美体、文化传播、金融投资等类别广告的平均违法率又明显高于其他类别广告。2015年9月以来,全国工商(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处互联网广告违法案件约3200件,罚没款约6700万元。
“过不了互联网广告监管关,就过不了市场监管关!”面对互联网广告虚假违法现状,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甘霖多次督促全国工商(市场监管)系统加大对互联网广告的监管力度。
2015年9月施行的新《广告法》明确规定“利用互联网从事广告活动,适用本法的各项规定”,这被业界视为为互联网广告监管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撑。
事实上,从2011年开始,国家工商总局就已着手研究出台我国首部规范互联网广告发展的部门规章——《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
《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颁布施行
今年7月4日,历经6年的研究、论证,国家工商总局公布《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对新《广告法》关于互联网广告的规定作了细化,明确了互联网广告的范围,规定了广告活动参与各方的责任,于今年9月1日正式施行。
《暂行办法》的出台充分体现了国家工商总局“开门立法”的工作精神。例如,今年3月11日,国家工商总局在京召开互联网广告媒体座谈会,通报2015年全国互联网广告监测监管工作情况,并就《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听取人民网、百度、腾讯、凤凰网、搜狐、阿里巴巴、京东、优酷、爱奇艺等20多家互联网广告发布媒体的建议。
普法先学法,懂法促执法。做好对广告监管执法人员的培训是贯彻落实《暂行办法》各项规定的前提。7月28日,《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培训班在京举办,来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工商(市场监管)部门的92名广告监管执法负责人参加培训。随后,全系统宣传培训工作火热开展。
天津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举办了《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及广告法规视频培训会议,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广告监管执法条线干部,市整治虚假违法广告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市级主要媒体以及部分网站和企业的负责人等共计400人参加培训。
为引导督促互联网广告经营者诚信守法经营,依法发布互联网广告,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市场监管局通过教育到位、指导到位、监测到位的方式,为《暂行办法》的施行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安徽省滁州市工商局则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座谈会、约谈有关媒体、开展专项宣传等形式扎实做好《暂行办法》施行的准备工作。
其他地方工商(市场监管)部门也纷纷采取措施,切实推动《暂行办法》的贯彻落实。
国家互联网广告监测中心落户杭州
知之不难,行之不易。400多万家网站、1800多亿个网页是我国现阶段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体量,其中涉及的广告经营额直逼2000亿元,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对海量互联网广告的有效监管?
工商(市场监管)部门给出的答案是:对互联网广告进行全方位监测。在这一点上,浙江省早已迈开了实践的步伐。
浙江省会杭州是吴越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到了现代,这里又成为中国重要的电子商务中心之一。自2009年起,位于杭州的浙江省广告监测中心就受国家工商总局的委托,开始监测全国互联网广告。
其间,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的要求,浙江省广告监测中心开展了针对性药品广告、低俗广告、期货配资广告、奶粉广告、特供专供广告、非法代孕和胎儿性别鉴定广告等互联网广告的监测工作,并通过该监测中心的网站以周报、专项报告的形式上报监测结果,其监测质量和效率得到总局好评。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2012年11月28日,浙江省政府与国家工商总局在杭州签署《共同推进浙江省广告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协议确定,国家工商总局支持浙江省开展全国互联网广告监测工作,浙江省承建国家互联网广告监测中心等项目,相关项目每年将得到3000万元的中央财政资金支持。
“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对于国家互联网广告监测中心落户杭州,浙江省工商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表示。
经过多次研究论证,浙江省工商局选择运河广告产业园的广告产业大厦作为国家互联网广告监测中心的办公地址,并签订总建筑面积2180平方米的免费用房合同,使用期限为20年。
据国家互联网广告监测中心常务副主任毛觉介绍,根据广告的特点,国家互联网广告监测中心对互联网广告的构成和渠道进行综合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技术手段进行功能配置,从而实现有限投入下的双重点监测,即重点广告平台日常监测和重点广告问题巡回监测,并由此形成广告监测系统的总体架构。
“借助技术与人工的力量,国家互联网广告监测中心最终将建成集监测、展示、预警、分析、评价、指挥六大核心功能为一体的国家互联网广告监管平台。”毛觉说。
“国家互联网广告监测中心是国家网络经济监管的重要机构,是国家工商总局实施广告战略的基础性平台。通过该中心的建设和运行,可以有效切入互联网广告监管领域,监控互联网广告区域性、系统性风险,为广告行政监管提供技术支持,实践对等监管、以网管网的管理理念。”国家工商总局广告监督管理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立于岁末,展望未来,肩上的担子仍旧沉甸甸。“强化对互联网广告监管,加大对医药、保健食品等重点领域广告执法力度,遏制虚假违法广告反弹。创新‘互联网+广告监管’手段,强化广告监测。明年,实现对4000家传统媒体、1000家主要网站广告的日常监测,将传统媒体违法广告时长和条数监测违法率控制在1%以内。”——12月22日,在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工作会议上,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就明年互联网广告监测监管重点工作进行强调和部署。2017年,红盾卫士们将继续坚守执法一线,为广大网民、为广大消费者营造更好的互联网广告市场环境。
□本报记者 邵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