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调研摸排 深化信息共享 完善激励机制

安徽加快推进“多证合一”改革

《中国市场监管报》(2017年03月30日 A1 版)

  本报讯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扩大“证照合一”覆盖面的工作部署,安徽省工商局日前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多证合一”改革的意见。
  意见提出,全省各级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要按照能整合尽量整合、能简化尽量简化的原则,深入开展调研摸排,全面梳理、分类处理涉企证照事项。对于信息采集、记载公示、管理备查类的一般经营项目涉企证照事项,以及企业登记信息能够满足有关政府部门管理需要的涉企证照事项,原则上进一步整合到营业执照上,被整合证照不再发放,实行“多证合一、一照一码”,使企业在办理营业执照后就能达到预定可生产经营状态,大幅度缩短企业从筹备开办到进入市场的时间。对于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企业可以自主管理的事项以及可以通过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达到原设定涉企证照事项目的的,应逐步取消或改为备案管理。对于关系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和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涉企证照事项要继续予以保留,实行清单管理,强化准入管理,加强风险防范。对于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不按法定程序设定的涉企证照事项一律取消。
  意见要求全省各级工商、市场监管部门加强沟通,着力深化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打破部门和行业信息壁垒,实现相同信息“一次采集、一档管理、部门共享”。完善流程,有序做好改革工作过渡衔接,全面实行“一套材料、一表登记、一窗受理”的工作模式,加快实现实体服务大厅与电子政务平台、线上线下登记相结合的“互联网+工商登记”模式,积极推进涉企证照事项标准化管理,提高行政审批的透明度和可预期性。强化监管,健全跨部门联动监管体系,全面建立综合执法分类监管的工作模式,运用安徽省“双随机”协同监管平台,严格落实“双告知、一承诺”工作职责,全面推动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检查,建立“一份表格管检查”和对企业“一次抽查、全面体检、综合会诊”机制,健全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的信用联合惩戒工作机制。统筹协调,稳步有序推进各项改革举措,不断扩大“多证合一”覆盖范围。夯实基础,健全深化改革各项保障举措,配强配足窗口人员,提高窗口服务能力。
  意见强调,要坚持鼓励先进与鞭策落后相结合,将改革任务纳入省政府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考核,列入对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给予政策激励支持的范围,完善激励机制和容错机制,进一步调动各地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系统上下共同努力,使“一照一码”营业执照成为企业唯一“身份证”,使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成为企业唯一身份代码,实现企业“一照一码走天下”。

□徐凤林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