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案评
案情简介
案例一:
上海华移因私出入境服务有限公司虚假宣传案
2016年9月,当事人利用自设网站对外宣传其移民中介服务等业务,在其网站首页上发布“投资移民成功率100%,华移因私行业口碑98%,团队5年以上行业经验,递交案件率90%,15年的移民行业经验”等宣传内容。
经查,当事人成立于2016年6月27日,截至案发未开展移民中介服务等业务。当事人的上述宣传内容与其实际经营事实不符,系虚假宣传。
上海市工商局检查总队认为,当事人利用自设网站进行虚假宣传,使消费者误认为当事人具有丰富的移民中介服务经验,客观上对消费者产生误导,并损害同行竞争者利益,其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第一款的规定。鉴于当事人在案发后立即对自设网站中的宣传内容积极整改,主动减轻违法行为的危害后果,2017年5月,检查总队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及《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责令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并处罚款5万元。
案例二:
上海舜文因私出入境服务有限公司无证经营案
当事人成立于2016年7月15日,在未取得因私出入境中介机构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在实际经营地址从事因私出入境中介活动,为国内的客户移民海外、投资置业提供信息介绍、法律咨询、沟通联系、境外安排、签证申办等相关服务。
经查,当事人开展业务至今共接待8名客户,分别与客户口头约定办理赴澳大利亚探亲类签证,并约定如签证被拒签退还全部服务咨询费。截至2017年4月24日,当事人仅为3名客户成功办理业务,其实际经营收入为1万元。
上海市工商局检查总队认为,当事人的上述行为构成《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第四条第一款第五项所述的行为。根据《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第十四条之规定,2017年5月,该局检查总队没收当事人违法所得1万元,并处罚款5000元。
点评——
依据行业特点“对症下药”
继涉及海外旅游、海外留学等领域之后,移民中介的案件开始出现并增多。上海市工商局检查总队查处的两起涉及移民中介的案件反映出该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资质良莠不齐、隐瞒信息虚假宣传。此外,移民中介行业存在的价格虚高、办理过程不透明等问题也曾被媒体曝光。上海市工商局检查总队探索新领域,针对热点问题查处新兴行业的违法行为,对规范新兴行业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摸清移民中介行业特点,不论是对执法人员加强行业监管,还是对消费者甄别挑选合适的移民中介,都具有帮助作用。从上述两起案件分析可知,移民中介行业主要具有四个特点。
一是国内移民中介服务行业有资质要求。从2002年起,公安部门在全国范围内正式颁发因私出入境中介机构经营许可证,并要求国内移民中介服务行业以此资格作为准入制度,借此对移民行业加强监管。在案例二中,当事人就因没有取得因私出入境中介机构经营许可证开展业务而被查处。消费者选择没资质的移民中介明显风险较高,如案例二当事人办理了8笔业务只有3笔成功。
二是办理移民业务一般需要一定的周期。以澳大利亚技术移民为例,从递交移民申请到成功通过的时间为8个月至10个月。因此,消费者选择成立越早、存续时间越长的移民中介机构相对更有保障。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这类中介企业时,最好查询中介企业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显示的实际成立时间等信息,适当考察其办理过的案例情况,不要轻信企业宣传。
三是移民行业是一个过程烦琐、周期较长的行业。对于那些动辄吹嘘与政府部门关系非常紧密、“100%保证成功”“半年保证签下”等的移民公司,应引起执法部门的注意。使用这样宣传用语的中介企业可能存在虚假宣传行为。案例一当事人的宣传用语就是典型的例子。消费者对此应慎之又慎,避免掉入“温柔的陷阱”。
四是了解办理移民申请的大致流程。办理移民申请的流程大致是前期咨询—资格评估—确定项目—文案制作—客服跟踪—行前指导—落地服务。这些办理流程环环相扣,每个环节都需要专业部门或专业人员办理。消费者可关注移民中介公司在办理这些流程时是否专业和规范。
□案评人 徐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