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信用约束故事》专版宣传表彰座谈会举行
本报讯(记者 王国明)本报《信用约束故事》专版宣传表彰座谈会12月22日在国家工商总局举行。会议总结了《信用约束故事》专版创办以来的工作,交流了经验,发布了20个典型信用约束故事(详细报道见本报12月28日7版),表彰了为组织《信用约束故事》专版稿件作出突出成绩的31位先进个人。总局办公厅、企业监管局、宣传中心和中国工商报社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并为先进个人颁奖。
本报的《信用约束故事》专版,是在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信用约束故事》专版创办伊始,受到总局局长张茅的高度重视。张茅多次指示要办好《信用约束故事》专版,还要求各地收集信用约束故事、组织信用约束稿件,在本报和各地媒体进行宣传。总局企业监管局对《信用约束故事》专版给予指导,各省区市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对《信用约束故事》专版组稿工作给予支持。今年4月和5月,中国工商报社分别在昆明和苏州召开《信用约束故事》专版座谈会,交流组稿、采写经验和体会,研讨采写信用约束故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为《信用约束故事》专版顺利刊出奠定了基础。截至目前,《中国工商报》已刊发《信用约束故事》专版近40个,为宣传失信惩戒、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发挥了积极作用。
与会代表在发言中说,在当前商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构建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过程中,加大对信用监管理念和信用约束故事的宣传力度,增强市场主体的信用意识,让全社会知晓信用、认识信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信用约束故事》专版以“失信联合惩戒”为主题,用实际案例、真实故事集中宣传企业失信的严重后果,树立“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监管理念。这种全新的宣传方法,多视角、全方位展现失信联合惩戒的威慑力,对加强信用监管、强化信用约束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得到了全系统的高度响应,已成为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系统新闻舆论工作的一个品牌。
会议要求,在信用监管版面和《信用约束故事》专版组稿工作中,一定要严把法律法规关,牢固确立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法治原则;要注重对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的宣传;要重视信用约束故事中行政行为的全面性,反映信用监管的全部,体现行政管理活动的所有内涵;要加大对社会宣传信用约束的力度,在全社会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