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监管和刚性监管相结合
临沧切实营造放心舒心网络消费环境
本报讯 近年来,云南省临沧市各级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扎实开展网络市场监管工作,积极营造放心舒心的网络消费环境。
据统计,临沧市现已登记网站(网店)403个。除了24个网络交易平台和111个在淘宝、天猫、阿里巴巴、慧聪网等第三方交易平台上开设的网店外,其他网站都是企业创建的,用于宣传自身形象、展示产品。大部分开展交易活动的网站(网店)产品销量小,不成规模。
考虑到网络市场主体“量少质弱面散”的特点,临沧市各级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网监人员面临着依法严管还是宽松监管的两难选择。反复思考后,大家一致认为要采取柔性和刚性相结合的监管方式。
比如在监管过程中,如果网监科工作人员发现某网络市场主体不在其网站首页或从事经营活动的主页面醒目位置公开营业执照登载信息或电子链接标识,将向其发送短信进行督促提醒,或者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要求其限期改正。此后,一旦发现同样的违法行为,网监人员将依法查处。
与此同时,临沧市各级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秉持加大执法力度严惩违法行为就是服务网络市场发展的宗旨,以促进网络市场长远、稳步、健康发展为目标,对监管过程中发现的违法行为严格依法查处。
临沧市、县、所三级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上下联动,开展网络市场定向监测工作。执法人员发现,网络虚假宣传行为频频出现,比如有些医院为了提高竞争力、扩大影响力,在自己医院的网站上杜撰治疗案例和所获荣誉,夸大治疗功效和治愈率等。
2017年9月5日,临沧市工商局网监科接到某医院工作人员举报,称有其他医院利用某知名搜索引擎发布虚假广告,网友以该医院为关键词搜索相关信息时,会出现相关医院的网站链接,希望工商部门帮助其维权。
临沧市工商局网监科工作人员高度重视,立即展开调查。经查,举报内容属实,被举报的医院构成攀附他人商誉、侵犯他人企业名称专用权的违法行为,工作人员依法责令其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作出没收违法所得、罚款两万元的行政处罚。
一周后,一面绣着“执政为民楷模 维护秩序先锋”字样的锦旗被送到临沧市工商局网监科。
据临沧市工商局网监科负责人介绍,2017年,全市立案查处一批虚假宣传、在食品中非法添加药品等网络案件,删除大量违法商品信息,并将查处的网络违法案件信息集中起来,在“临沧工商红盾信息网站”发布,有效震慑了违法网络经营者。
□施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