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信企业难以发展

——来自青岛市工商、市场监管系统的信用约束故事
《中国市场监管报》(2018年06月14日 A8 版)

  处罚信息不公示的后果
  由于与合作伙伴发生纠纷,对方拒绝结清货款,青岛西海岸新区某工贸公司没有足够的资金纳税,受到税务部门的行政处罚。之后,该公司缴纳了罚款,补缴了税款。本以为事情到此结束了,谁知故事才刚刚开始。
  2017年6月,青岛西海岸新区市场和质量监管局接到对该公司的举报,称其未按规定履行行政处罚信息公示义务。接到举报,企业信用管理科工作人员立即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山东)查询,并通知该公司负责人到现场接受调查询问。
  原来,2017年年初,该公司因合作伙伴拖欠货款将对方告上法庭,相关诉求获得法院支持。此后对方开始找该公司的漏洞进行举报。
  “我们罚款已经及时缴纳了,而且这明明是税务部门的处罚,怎么还因为这事被举报到你们市场和质量监管部门了?当时处罚的时候也没要我们公示啊,而且我们公示给谁看啊?”该公司黄经理无奈地说。
  “虽然说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是税务部门,但这个行政处罚行为发生在2014年《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颁布实施之后。按照规定,你们应当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山东)里向社会公示。如果你们不履行这些义务,我们会根据相关规定,下发责令限期履行公示义务通知书,书面责令你们在10日内履行公示义务。如果还不公示,贵公司将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企业信用管理科工作人员向黄经理解释道。
  “我明白。我们每年都正常申报年报,也知道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后果。我们马上整改。我只是觉得,明明我们打赢了官司,为啥感觉自己是输的一方呢?”黄经理不解地问。
  “您的心情我能理解,但法院判决输赢和你履行公示义务是两码事。”工作人员继续解释道,“您想,如果您从今往后认真履行相关义务,还会有这些事来烦您吗?”
  “对,就像老话说的,‘身正不怕影子斜’。”黄经理一边在责令整改通知书上签字,一边说,“我这就回去整改,以后一定不再犯类似的错误了!”

失信无法开设证券账户
  前段时间,林先生打电话给青岛市市南区市场监管局,咨询有没有办法消除掉企业经营异常名录里的记录。
  林先生是某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因为资产管理需要,他去证券公司开设证券账户,准备对企业资产进行投资管理。本来在证券公司办理开户手续一切都很顺利,眼看就要办好,可就在最后一个环节,证券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他,核查信用记录时,发现该企业被市场监管部门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无法通过其开户申请。
  收到证券公司的回复,林先生有些发蒙。证券账户不能按计划设立,就意味着企业失去了一个重要的资金管理手段,错失发展机遇。
  经过了解林先生才知道,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可以实时查询企业的信用记录。经查询,该公司名下显示,因为不在注册地经营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原来前段时间该公司店面迁址却没有及时变更经营地址,加上工商联络员离职,导致市场监管部门联系不到企业。得知原因,林先生立即办理经营地址变更手续,并申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将该企业移出经营异常名录。
  这下总算可以开证券账户了吧?可是林先生的如意算盘还是落了空。证券公司工作人员告诉林先生,由于该企业有过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记录,根据证券公司的要求,对于这类企业均不受理开户申请,只能按规定退回林先生的申请。
  “你好,请问是市南区市场监管局吗?我想问一下,我们公司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记录能消除吗?我们已经改正了。”林先生着急地打电话给市南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耐心地向林先生解释了经营异常名录的管理规定,告诉他这些记录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对外公示的,谁都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到。根据现行的管理规定,经营异常名录里的记录是无法消除的。
  工作人员进一步告诫林先生,现在信用越来越重要,要随时登录网站留意企业的信用状况,以免因一时疏忽再次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影响企业发展。

银行贷款遭拒
  2017年6月30日下午,一名年轻人急匆匆来到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市场监管局市场监管一科,眼神中充满焦虑。工作人员小张上前询问情况。
  该名男子姓刘。2015年他在青岛前湾保税港区设立了一家贸易公司。凭借全体员工没日没夜的努力,贸易公司在圈内崭露头角,合作邀约不断,公司效益也不错。最近,刘先生准备扩大生产规模,去银行办理贷款时,银行工作人员告知他,因他担任法定代表人的公司在经营异常名录里,信用出现污点,不能办理贷款。
  “当时我听到‘失信’两个字,整个人都蒙了!”刘先生着急地说。
  小张一边安慰刘先生,一边耐心解释:“根据国家38个部门签署的《失信企业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在银行贷款、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政府采购、获得荣誉称号等方面会受到限制。你贷不了款,就是失信联合惩戒在起作用。”
  “去年我从短信和微信公众号里看到你们发送的年报提示了,但总觉得公司有营业执照,不申报年报既不会罚款,也不吊销营业执照,不是什么大事,迟点就迟点吧,后来一忙起来就忘了。没想到真遇到麻烦了。”刘先生说。
  此时,小张想到今天是6月30日,是报送2016年度年报的最后一天,会不会刘先生的公司2016年度的年报也没有申报?他立即问刘先生:“你们公司申报2016年度年报了吗?”
  “也没有,不懂怎么操作,年报的相关数据我知道。”刘先生说。
  小张立即登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山东),边演示边讲解:“我现在指导你在这里补报2015年度年报,申报2016年度年报,然后你再准备材料申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
  半个小时后,刘先生补报了2015年度年报,申报了2016年度年报,并提交移出经营异常名录申请,这才逐渐恢复了平静。看到墙上的挂钟,刘先生意识到什么,对小张说:“真的不好意思,耽误您下班了。从今以后,我一定珍视信用,及时履行年报和即时信息公示义务。”

申报年度经济强企受阻
  这天,听到敲门声,即墨市市场监管局监管科的小刘一边应声喊着“请进”,一边朝门口望去,只见一个戴着眼镜的男子走了进来。
  “经营异常名录的事情是在这里咨询吗?”来人问。得到肯定答复后,来人解释道:“我是青岛一家公司的经理,姓王。我们公司正在申报年度经济强企,发改局反馈信息,说我们公司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有失信记录,要求我们立即整改。我们公司为什么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应该如何补救呢?”
  小刘一边登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山东)查询该企业的信息,一边说:“企业信息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山东)上都能查到,列入的原因、时间等等会有详细说明。贵公司是因为未按时报送2016年度年报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列入时间是2017年7月。”
  王先生奇怪地说:“不应该呀,我们有专业的财务人员申报年报。”再一琢磨,他才想到公司负责年报的财务人员年中突然离职,顶替的人一个月之后才招聘到位,估计工作衔接没做好,把年报的事情忘记了!
  王先生说:“原来问题出在我们内部。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怎样补救才能弥补这次失误?”
  小刘解释道:“您赶紧补报2016年度年报,然后申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
  王先生问:“我立即安排人补报。只是申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需要多长时间?我们现在确实挺着急。”
  小刘回答道:“您补报完成后,立刻提交材料申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如果材料齐全,我们会尽快给您办理移出手续。”
  王先生高兴地说:“我立即让财务人员补报年报,然后提交移出经营异常名录申请。”
  王先生临走时,小刘语重心长地说:“希望你们珍惜企业信用,及时、真实填报年报信息,以防再次失信受到惩罚。以后每年的1月1日到6月30日之间,都要记得按时报送企业年报。”
  第二天,这家企业带着材料来到即墨市市场监管局申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在核实材料无误后,该局依法受理并按照程序为企业办理了移出经营异常名录手续。

设立公司不是儿戏
  2017年12月初,邹先生来到青岛市崂山区政务办理大厅市场监管局窗口:“您好,帮我查一查青岛××有限公司的经营状况吧。”窗口工作人员小王查询系统后告诉他,公司经营正常,未发现异常。
  邹先生一听这话,激动地将手里的材料扔在柜台上,高声喊道:“既然公司一切正常,为什么说我是失信人,不给我办贷款?你们这是侵犯人权!”
  听到这里,小王赶紧站起来,让他平复一下心情慢慢说。男子将手里的材料翻开,说:“我姓邹,我的公司需要办理贷款,可银行工作人员说我的公司不正常,不给我办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们搞错了吧?”
  小王再次查询系统,发现除了这家公司外,邹先生名下还有另外一家企业。
  得知这一情况,邹先生说:“我差点忘了这家公司,不过这家公司我早就不经营了,应该已经不存在了吧?”
  小王说:“邹先生,只有在办理了注销手续后,公司才真正像您说的那样‘不存在了’。系统显示,您这家公司连续两年未依法报送年报,并且经执法人员现场检查,在登记的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与企业取得联系,执法人员已依法吊销了这家公司的营业执照。”
  “那你们也应该先跟我联系,怎么能说吊销就吊销呢?”邹先生气愤地说。
  “您的联系方式是这个吗?”小王指着电脑屏幕上的电话号码问邹先生。
  “这个电话我已经很久不用了。”邹先生的心情终于平静了下来。
  小王向他解释说:“工商总局、税务总局联合印发的《关于清理长期停业未经营企业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对连续两个年度未依法报送年报且未进行纳税申报的企业,依法进行清理。对于长期未开展经营活动、经现场检查在其登记的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取得联系,且连续两年未报税的公司,可依据《公司法》第二百一十一条规定依法吊销营业执照。市场监管部门正是按照这个通知的要求,依法吊销了您名下这家公司的营业执照。像您的这种情况,需要尽快办理公司注销手续。”
  邹先生问:“这个业务最快多长时间能办完?我还等着拿到钱组织生产呢。”
  小王抱歉地对邹先生说:“邹先生,在报纸上刊登注销公告需要45天。”
  邹先生听到这话后一脸失望,追悔莫及地说:“看来设立公司不是儿戏啊,真是吃一堑长一智。”

分公司未年报影响总公司上市
  2018年3月12日9时左右,胶州市市场监管局企业注册局的小王接起了电话,对方说道:“您好,这里是企业注册局吗?我是青岛××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姓张。我的公司打算近期在新三板挂牌上市,需要连续三年无违法违规记录。您先帮我看一下,我的公司有没有问题?”
  “好的,稍等,我帮您查询一下。”小王放下电话,登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山东),将公司名称录入后,发现这家公司的一个分公司因连续两年没有进行年报公示,被胶州市市场监管局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小王将上述情况告知张先生。张先生很紧张:“我第一次听说还有经营异常名录这回事,那个公司早就不经营了,可是没有注销。这可怎么办啊?”
  “您抓紧时间补报2014年度、2015年度两个年度的年报,然后到胶州市市场监管网下载移出经营异常名录申请表,按照申请表准备材料,尽快送过来办理经营异常名录移出手续。”小王对张先生说。
  第二天一大早,张先生就拿着申请材料来到胶州市市场监管局,略显尴尬地说:“同志,辛苦您审下材料,尽快帮我们移出经营异常名录吧。”
  小王核实完提交的相关资料后,当即将分公司移出经营异常名录。小王对张先生说:“虽然分公司移出了经营异常名录,但是这个列入和移出的记录始终存在。至于你的公司能否挂牌上市,还需向有关部门咨询。”
  “有了这次教训,我们以后肯定不会忘记申报年报了。”张先生握着小王的手说。

与政协委员失之交臂
  “你们一定要帮帮我啊,我真的不想失去这次机会!”2017年1月的一天下午,一名40多岁的中年男子匆匆走进莱西市市场监管局注册监管科,急切地说。
  工作人员小张给他递过一杯水,微笑着说:“您遇到什么困难了?坐下来慢慢说。”
  中年男子说:“我姓王,是青岛××公司负责人,参加了我市的政协委员推荐。可是统战部在进行综合评价时,说我们公司因公示信息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如果不及时修复失信记录,我就会失去被推荐政协委员的资格。”
  “您知道具体是什么情况吗?”小张问。
  “知道。因为我们不够重视年报工作,工作人员在线填报信息的时候,没有仔细核对财务数据,随手编写了信息报上去。前段时间在年报抽查中,我们公司因为年报中资产状况信息有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情形,被市场监管局列入了经营异常名录。我现在非常后悔。我特别看重这次推荐政协委员的机会,既能让我参与市里的经济建设,实现我的理想,又有利于我们公司发展。请你们一定帮我修复信用记录。”王先生恳切地说。
  在小张的指导下,王先生修正了年报信息。小张告诉他:“王先生,您不要着急,我们会对您的年报公示信息重新核查,查实后及时帮您移出经营异常名录。考虑到您的特殊情况,我们会优先办理,尽量不耽误您参加政协委员推荐,也希望您通过这次经营异常名录的列入、移出,对信息公示、信用监管、信用约束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第二天,该公司被移出经营异常名录。虽然公司及时修复了失信记录,王先生也恢复了推荐资格,但是由于综合评价降了等级,王先生最终与政协委员失之交臂。

失信影响招投标
  “我姓胡,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我们公司参加区政府项目招投标,可项目组工作人员说我们公司在经营异常名录中,取消了我们的入围资格。为什么把我们公司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你们要赔偿我们的损失!”不久前的一天上午,一名中年男士在青岛市市北区市场监管局办事大厅高声嚷嚷。
  “胡先生,您先别着急,把营业执照给我,我先查一下。”工作人员小郭一边安抚胡先生,一边登录综合业务系统查询企业的经营异常信息。原来,2017年9月25日,山东省工商局、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及山东省统计局联合印发《2017年全省企业年报信息和经营行为跨部门“双随机”联合抽查工作实施方案》。按照《企业公示信息抽查暂行办法》及该方案的要求,山东省工商局在全省范围内随机抽取3%的企业,随机选派执法人员对企业的公示信息及经营行为进行检查。胡先生的公司恰好在这3%的比例当中。
  小郭翻出对该公司的现场检查材料,找到胡先生公司2016年度报表。该公司在股东发起人出资情况表一栏的“认缴出资额”和“实缴出资额”处,填写的是500亿元。
  “胡先生,您公司的注册资本是500万元,为什么要填写500亿元呢?”小郭问。
  原来,年度报告表中的单位是“万元”,因为申报人员的失误,错把“万元”当成“元”,这才导致企业因“公示信息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按照《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被依法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并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山东)向社会公示。
  胡先生懊恼不已,急切地说:“这都是我们工作上的失误,我保证以后再也不犯这样的错误了。还有没有办法可以让我的公司恢复正常呢?招标马上就要截止了。”
  小郭进入综合业务系统,赋予胡先生公司修改年报信息的权限。
  第二天,胡先生又找到小郭:“同志,虚假年报信息我已经修改了,这是修改后的年度报表,还有我们的移出经营异常名录申请表和授权委托书,您帮助看看。”
  小郭接过材料,仔细核查修正后的年度报表,确定无误后,当场给胡先生办理了移出经营异常名录手续,并出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决定书。

未年报被外卖平台拒之门外
  2017年1月5日一大早,李先生急匆匆地来到青岛市李沧区市场监管局,进门就问:“外卖网站说查到我公司经营异常,我一直守法经营,你们给我解释解释,我怎么就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了?”
  原来,李先生跟自己的母亲一起经营一家餐饮公司,虽然规模不大,但生意红红火火。随着外卖市场迅速发展,看到同行都在利用网络平台拓展外卖市场,他也想尝试一下。就在一切准备就绪马上签订合同的时候,他被外卖网站给拒绝了,理由是公司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是失信企业。
  工作人员登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山东)查询,发现该公司因没有报送2015年度年报,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工作人员对李先生说:“根据《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第八条规定,企业应当于每年1月1日至6月30日,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工商部门报送上一年度的年报,并向社会公示。您的企业没有报送2015年度年报,所以被列入了经营异常名录。”
  了解情况后,李先生自责不已,在补报2015年度年报后,提交了移出经营异常名录申请。工作人员按照流程,将李先生的餐饮公司移出经营异常名录。

失信不能办理注销登记
  2017年12月13日,青岛市高新区行政审批大厅工商窗口工作人员正在有条不紊地工作中,大厅里突然传出一声大叫“不可能”。企业工作人员刘小姐在工商窗口办理企业注销登记,得知公司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她不相信这个事实
  “这根本不可能。”刘小姐说,“我们公司是去年才成立的一家分公司,因为一直没有业务,公司有些力不从心,所以打算把分公司注销掉。我们分公司并没有开展经营活动,怎么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呢?”
  看到刘女士激动的样子,工作人员说:“您先别急,我查一下你们分公司是由于什么原因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然后再根据原因向您解释,稍等一下。”
  随后,工作人员登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山东)查询该企业信息。系统显示,该分公司因未按时申报2016年度年报,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这家分公司是因为未按时申报2016年度年报被列入了经营异常名录。”工作人员说。
  “可是,这家分公司是2016年最后几天才成立的,也需要申报2016年度年报?”刘女士十分疑惑地问。
  “根据《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规定,企业应当于每年1月1日至6月30日,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报送上一年度的年报。也就是说,你们这家分公司即使是2016年最后一天成立的,也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申报2016年度年报。”工作人员说。
  “如果我们不管经营异常名录的问题,直接注销这家分公司行不行?”刘女士问。
  “企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后,办理工商业务受限,不可能办理注销手续,必须先申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才行。”工作人员介绍说。
  刘女士恍然大悟:“一次不年报就会导致这么严重的后果,开办企业还是要学法懂法啊。以后我们一定对信息公示重视起来,按时完成年报公示,不能再让企业和个人的信用受损!我们总公司在高新区还有一家分公司没申报年报,肯定也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了,麻烦帮助看看移出经营异常名录需要准备什么材料。”
  第二天,刘女士按照要求补报年报,并提交了移出经营异常名录申请。在核实申请材料齐全后,工作人员按程序将该分公司移出经营异常名录。

失信影响企业发展
  2017年3月22日,青岛市城阳区市场监管局收到一封关于征询年度政府定点采购企业意见的来函。按照来函要求,该局对来函名单中初步评选出的企业的年报公示情况、即时信息公示情况和是否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情况逐个核查,发现青岛某公司因未申报2015年度年报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该局将此情况反馈给相关部门。
  几天后,一名女士神色匆匆地来到城阳区市场监管局:“我们公司近年来效益良好,发展迅速,最近两年一直是多家机关单位的定点企业。前段时间我们公司参加政府采购,你们提出了一些意见。我想了解下我们企业存在哪些问题。”到访者正是青岛某公司的负责人吴女士。
  “每年的1月1日至6月30日,企业需对上一年度的年报信息进行公示。你们公司因未进行2015年度年报公示,2016年7月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根据国家38个部门签署的《失信企业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要求,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将被限制参与政府采购。很抱歉,我们只能如实反馈你们公司的信用记录,也请您谅解。”工作人员回答道。
  “我们公司原来的会计2015年年初离职,当时新招录的会计很年轻,业务不熟练,导致当年忽视了年报。因一时疏忽导致失去大量业务的代价太大了,请赶紧把我们公司从经营异常名录中移出来吧。”吴女士恳求道。
  工作人员递给她一本《企业年报指南》小册子,说:“您回去之后登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先补报2015年度年报,再根据小册子上的说明,准备齐材料后递交过来。核实后,我们会将你们公司移出经营异常名录的,有问题的话随时打电话联系我。您还可以关注我们局的微信公众号,相信对你们公司以后的经营会有帮助。”
  此时,吴女士从焦急转为释然,感慨道:“一时失误酿成遗憾!以后一定重视企业信用建设。”

□魏 崧 王 佳 刘 霞 张凯琳 王欣霞 卢 艳 辛斐昀 王性齐 莱 宣 郭 坤 石 林 孙 群 纪晓龙
  本版由青岛市工商局信用监管处组稿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