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消协:“纯植物驱蚊”效果很差
本报讯(记者 喻山澜)驱蚊贴、蚊手环真的能驱蚊吗?北京市消费者协会近期对市面上宣传所谓“纯植物”蚊虫趋避剂产品进行比较试验,并于近日公布试验结果:所有50种样品的驱蚊效果都很差,样品实际使用效果与其产品宣称的不符,涉嫌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
本次比较试验的样品由市消协工作人员从北京的母婴用品店、药店、户外用品店和网络渠道随机购买,涉及国产和部分进口驱蚊贴、驱蚊手环、驱蚊扣等标称纯植物的蚊虫趋避剂产品,一共50种样品,包括好孩子、迪士尼、HELLO KITTY、屈臣氏等品牌,基本覆盖了市面上常见的纯植物驱蚊产品品牌。
经测试,本次50种样品没有检出驱蚊酯、避蚊胺等农药成分。所有样品使用后均出现试验试虫尝试叮咬现象,驱蚊效果很差。由于驱蚊效果差,驱蚊有效距离也无从谈起。有的企业标准在产品成分里规定了香茅醛(一种植物提取物,业界普遍认为具有驱蚊效果)的浓度,但这次测试含有香茅醛的样品实际驱蚊效果也不理想。
测试结果还表明,纯植物蚊虫趋避剂类样品实际使用效果与其产品宣传不符,涉嫌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
参与本次测试的样品中,驱蚊贴类产品明示的有效时间大多在6小时至24小时,最长的甚至标称72小时;手环等产品明示有效时间从3天到3个月不等。其中,有23款产品宣传驱蚊有效时间在3天以上,The Green Party植物精油驱蚊手环、BIKIT驱蚊扣、珀利、绿之源GREEN SOURCE驱蚊手环明示有效时间更是长达60天、90天。但在测试药效时,前两款产品半小时内来了8只蚊子,绿之源甚至引来了10只。
北京市消协称,这类以纯植物提取物为原料的驱蚊产品没有统一有效的评价标准是这个行业、产品混乱的根本原因。市消协会建议国家或者行业标准制定机构能够从实际使用的角度制定相关的标准,规范植物类驱蚊产品的生产及营销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