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助推对外开放

——第九届中国专利年会侧记
《中国市场监管报》(2018年09月04日 A5 版)

  8月30日、31日,第九届中国专利年会在北京举办。本届年会以“专利,助推对外开放”为主题,来自30多个国家的政企领导、行业专家、参展商等超万名代表出席大会,共谋知识产权发展事业新篇章。

促进创新 展现“中国速度”
  “专利制度是技术进步的基础,在中国的应用很成功。”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在会上表示,“此届年会正值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专利制度对于中国改革开放作出重要贡献。近年来,中国在知识产权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特别是中国的PCT国际专利申请量持续保持高速增长,2017年跃居全球第二位。”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指出,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我国专利事业蓬勃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在专利创造方面,近年来我国相继实现年发明专利申请量和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两个一百万件”的重大突破,成为名副其实的专利大国。
  科学技术部副部长李萌介绍,目前中国科学技术部已与158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建立合作关系,签订了113项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先后启动实施面向东盟、南亚、阿拉伯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的科技伙伴计划,参与和发起一批重要的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知识产权是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欧洲专利局副局长瑞蒙德·路兹表示,“欧洲专利局一直是中国发明人的可靠合作伙伴。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提交给欧洲专利局的中国专利申请增长16%。当前,中国申请人是欧洲专利局受理的专利申请中数量最多的申请人,期待中欧进一步深化保护知识产权合作。”

加强保护 完善“中国方案”
  申长雨介绍,在专利保护方面,我国先后3次修改《专利法》,出台关于严格专利保护的若干意见,建立集快速授权、快速确权、快速维权于一体的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有效保护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在专利运用方面,国家知识产权局积极深化知识产权权益分配改革,完善知识产权运营体系,形成了展会与平台、线上与线下、固定时间段和全天候互为补充的知识产权交易转化新格局。他表示,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知识产权交易转化、深化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工作。
  美国化学文摘社总裁曼纽尔·古兹曼指出,根据相关统计,中国有效发明专利申请量已占到全球的42.8%,说明中国一直保持创新活力,也给专利审查工作带来挑战。对于提高专利审查效率,他建议,专利审查部门可先对专利检索结果进行相似度排名,通过相关算法对相似度评估、分类,以提高专利审查的效率。
  专利信息服务进一步提升。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甘绍宁介绍,通过加强专利信息基础建设、完善公共服务工作网络、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公众可以享受到更为便捷、优质、高效的专利信息服务。截至2017年年底,国家知识产权局收集的专利文献总量超过1.13亿件,免费向公众开放查询。

合作共赢 助推对外开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知识产权制度对促进共建“一带一路”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坚定不移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依法保护所有企业知识产权,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柬埔寨和中国的经济伙伴关系不断向好。中国企业在柬投资项目超过70个,涉及合同金额逾20亿美元。中国发明专利的专利权人可以避免冗长的实质审查程序并节省申请成本,快速而便捷地在柬埔寨获取专利权及相关保护,期限同样是自中国专利的申请日开始计算的20年。”柬埔寨国务大臣兼工业及手工业部长占蒲拉西介绍说。
  索尼公司高级副总裁御供俊元表示,目前中日在图像传感、大数据分析、AI模拟等方面的技术都较为突出,希望下一步通过知识产权合作加快技术创新。
  “巴斯夫股份公司在中国申请专利数量从20世纪80年代的0件增加到6500件,我们认为中国是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做得最好的3个国家和地区之一。”巴斯夫股份公司高级副总裁梅武渡说,“期待更深入的知识产权合作。”
  不仅是外企,“走出去”的中国民营企业也越来越重视国际知识产权布局。美的集团总法务顾问周宇表示,美的除了在中国设有技术研发中心外,在日本、德国、美国、以色列均设立不同技术研发中心,布局全球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超凡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母洪的观点说出了参会代表的心声: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倒逼企业成为创新主体,推动以产权为纽带的技术转移转化,激发发明家、科学家、企业家的创新及投资活力,营造新时代良好的营商环境。

□本报记者 倪 泰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