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铃声过后
“丁零零,丁零零……”
近日下班时分,吉林省政府政务大厅里响起了清脆的铃声。铃声过后,工商窗口工作人员李新宇正准备关闭电脑回家。
这时,一位女士急匆匆地来到李新宇的窗口前,焦急地对她说:“您好!我是××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长春西民主大街证券营业部的工作人员,我叫朱××。刚去北京办理完相关手续飞回来,看你们这是要下班了,还能办理业务吗?”
“您好,朱女士,您别着急,坐下慢慢说。”李新宇微笑着对朱女士说。
“我们公司想增加经营范围,办理增项变更手续,请您帮帮忙看看可以不。”朱女士边说边把相关申请材料递给了李新宇。
接过材料,李新宇认真审核起来。不一会儿,李新宇发现材料有问题。“朱女士,你们公司申请书的变更内容与公司文件要求营业执照登载的业务范围怎么不一致?”李新宇赶紧问朱女士。
朱女士仔细查看了材料,发现的确有问题。原来,朱女士在去北京××证券有限公司为分支机构盖章时,因公司分支机构较多,阴差阳错将其他分支机构的申请书当成自己公司的给拿了过来。
“哎哟,我们总公司用印制度非常严格,而且审批程序非常复杂,如果我返回北京重新为申请书盖章,走正常流程需要好几天的时间。”朱女士顿时急得满头大汗。
“您别着急,吉林省自今年6月出台了实施包容审慎监管的指导意见。根据‘容缺登记’机制,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在不存在关键性材料缺失或实质性错误的情况下,由申请人作出书面承诺后,先予以办理登记。您正好可以享受这个政策,不用为了给申请书盖章而特意再返回北京了。现在,只要您现场作出随后补报的书面承诺,我们就可以先为您办理企业变更登记。”李新宇耐心地向朱女士解释说。
“哎呀,这可太感谢您了!”朱女士听完李新宇的话,脸上顿时云开雾散。
30多分钟后,李新宇为朱女士办理好了公司增项变更手续。朱女士对“容缺登记”机制连连点赞。
□李玉子 崔瑞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