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稠剂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吗?

《中国市场监管报》(2019年06月06日 A8 版)

  最近,我们在网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言论:粥铺卖的粥看着黏,是因为加了增稠剂,老酸奶口感浓稠也是增稠剂的作用,增稠剂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对人体有害。那么,网上的传言果真如此吗?
  其实这些都没有科学依据,增稠剂和血液黏稠度毫无关系。对此,我们不必谈之色变,增稠剂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多见。例如食堂或餐馆里只用一个鸡蛋就能做出看起来很多的蛋花汤,秘诀在于淀粉勾芡,淀粉就是一种常用的增稠剂;肉皮冻、红烧鱼的汤汁在冷藏后也会形成冻状,使汤汁形成冻状的物质叫做明胶,其也是一种常见的增稠剂。
  食品添加剂中的增稠剂有30种左右,它们能赋予食品黏稠适宜的口感。目前,我国食品生产中使用的增稠剂分为天然和半合成两大类。天然增稠剂大多提取自海藻和含多糖类黏质的植物、蛋白质植物和微生物等,如阿拉伯胶、果胶、琼脂、明胶等。半合成增稠剂使用最多的是羧甲基纤维素钠,是从纤维素改造而来,对人体也无明显害处,但在食品中使用时要注意用量,最好不要超过20g/kg。
  增稠剂到人体内后,有的被消化成一个个单糖分子,被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给人体提供活动的能量,比如淀粉;有的会变成氨基酸,比如明胶。所以,食品增稠剂吃进肚子里并没有那么可怕。只是在平时购买食品时,需要看清成分表并选择正规的商家。

□王 君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