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时代前沿 助力高质量发展

——访IEC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技术委员会副主席、IEC积极辅助生活系统委员会副主席马德军
《中国市场监管报》(2019年09月20日 A3 版)

  □

  编者按
  
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的标准化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实现了三个历史性转变,即标准由政府一元供给向政府与市场二元供给转变,标准由工业领域向一、二、三产业和社会事业全面拓展,国际标准由单一采用向采用与制定并重转变。
  今年10月14日至25日,第83届IEC(国际电工委员会)大会将在上海举行,世界的目光也将再次聚焦中国的标准化事业发展。为此,本版从今日起,开设《对话标准领军人物》和《标准故事》栏目,以记者专访和消息通讯报道等方式,反映我国以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为中心,持续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着力提升标准化水平,不断完善标准体系,强化标准实施与监督,加强标准化支撑等方面的成就和亮点,以飨读者。

  2019年10月,IEC(国际电工委员会)大会将在上海举行。就在一年前,在去年10月世界标准日活动期间,颇受国际业界瞩目的2018年IEC托马斯·爱迪生奖,授予了一名中国专家,他就是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副院长马德军。9月6日下午,记者来到北京月坛北小街,采访了这名在国内外家用电器标准化领域享有盛名的专家。
  记者:设立于2010年的IEC托马斯·爱迪生奖,是国际标准化领域的最高技术管理奖。IEC AC/8/2018获奖条件指出:“在国际电工标准化领域近期具有卓越成就、在其就职的专业技术领域(TC等)作出杰出贡献、通过IEC工作对工业或商业界产生重大影响……”每年评选一次,评奖条件严苛,获奖很难,被发达国家视为标准化科研全球综合竞争力的体现。2018年,您在5名获奖者中,以全球得票数第一获得该大奖。作为一直担任IEC/TC61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技术委员会副主席、IEC/SYC AAL积极辅助生活系统委员会副主席的国际标准化领域著名专家,您如何评价我国在家用电器标准化领域所取得的成绩?
  马德军:标准(含标准样品),是指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社会事业等领域需要的统一的技术要求。标准是科技成果的高度概括和凝练。制定、实施标准,与企业研发创新产品,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家用电器制造领域发展突飞猛进。特别是近几年来,通过标准化工作的引领和推动,企业积极履责,在家用电器的发展方向、设计理念、制造工艺和功能产品的提供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我国家用电器标准化工作已经从“跟跑、并跑”迈向“领跑”,家电标准化的水平处于“整体国际先进,部分国际领跑”水平。其中,在高海拔和接地异常复杂环境家电安全、智能家居、智能制造(家电个性化定制)、健康烹饪营养性、智能养老和机器人等领域的理念创新、技术创新、标准创新和产业化创新,解决了一些世界级的难题,引领IEC相关领域实现了重要突破,受到国际标准化界和全球产业界的高度认可、重视和广泛关注,并正在将我们的最新研究成果与世界分享,牵头制定一系列既体现全球技术发展最新趋势,又满足全球市场需要,更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自然地理气候环境特点的国际标准,造福全球的消费者,促进IEC标准的全球推广和国际贸易的便利化。回顾我国家电标准化工作的发展历程,我们从改革开放初期全方位的“我们向别人学”,到现在越来越多的依靠原创创新和全球资源整合实施的系统性创新突破形成了“立足国内,贡献全球”的标准化新格局,应该说,这是一个值得骄傲的变化。
  记者:在标准化工作中,企业和产品是实现创新的载体。近年来,我国在家用电器生产企业和家用电器产品制造方面,取得了怎样的进步,有什么成功的案例吗?
  马德军:没有高标准,就没有高质量。在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企业不断及时提供创新产品和服务,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巨大需求。企业和产品创新,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有标准化工作的正确引领和强力推动,需要标准引领下的适用性和实用性升级创新。以电压力锅为例,因为该产品在烹饪时具备高温高压技术特性,因此烹饪的食物无论是营养性、口感还是节能和省时省力等方面都具备其他烹饪器具无法比拟的优点,受到全球消费者的广泛喜爱。然而,传统电压力锅在烹饪时,由于全球食谱的多样性,加之有时烹制的食物种类和数量过多,极易在烹饪过程中堵塞单一排气孔和安全阀口,造成爆锅或高温蒸汽伤人隐患。为解决该全球性的消费痛点,我们在电压力锅的集中产区——顺德,推动成立了电压力锅标准专利联盟,以创新弹性结构的设计,在锅内压力升高到一定程度时沿着整个锅边泄压并断电,彻底解决了产品使用过程中的危险隐患问题,并通过国际标准化平台推广到全球,尤其是在北美市场掀起了一次完美的厨房风暴。
  顺德电压力锅标准创新联盟的核心单位——美的集团从国际标准启动到发布的三年里,外销翻了三倍,在2018年的北美市场,更是逆势上扬,新增产品销售1000万台。从以上案例不难看出,标准化工作对创新的引领、对全球市场拓展和保护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方面的显著作用。
  这些年,我国的标准化工作一直紧扣市场和消费者的痛点来展开和推进,努力以标准化手段引导智能家居行业在智能养老领域的落地。老龄化是全球的共性问题,随着年龄的增加,老龄群体在体力机能方面的下降较快,经常出现“起来坐不下、坐下起不来”的情况,尤其在如厕时会感到很困难,好多老年人因此不敢多喝水,不敢多吃饭,因为顺利如厕变成了日常生活的一大挑战。
  为解决“蹲起”问题,通常会在洗手间墙壁安装相应的抓手,但日常生活中也会出现抓手固定松脱或抓握松脱导致的跌倒或跌伤问题。另外,随着年龄的增加和肌肉机能的下降,有时即使抓手固定牢固,老人们也难以依靠抓手“蹲起”。针对此,我们引导传统马桶向智能马桶转变和马桶机器人转变。未来,老人们在进入卫生间后,马桶会自动感知,并进入以下几个程序工作:一是“站”起来,升高到人体的臀部。二是形成一个合适的仰角,慢慢贴近人体。三是等人体感到有物体支撑,紧贴靠上之后,“扶”着人体逐渐向下坐。四是在解手结束时,马桶自动实施喷淋清洗烘干,然后“扶”人慢慢站起来,等人离开卫生间后,又自动“坐”回原位。
  显然,在标准化工作的积极引领和强力推动下,这样的产品被企业生产和投放市场后,既能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又能为人民群众追求高品质生活提供有力支撑。
  记者:如今,“一带一路”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很多企业希望“走出去”。在这方面,标准化工作取得了哪些进展呢?
  马德军:标准化工作一直在为“一带一路”战略的落地提供着强有力的支撑。通过分析“一带一路”国家的自然地理气候环境我们不难看出,许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处在高海拔地区。全球高海拔的面积大约占40%,我国的青藏高原占我国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人口1亿多。
  家用电器是一种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电器。然而,由于IEC标准很多是以欧洲标准为蓝本制定的,而欧洲地区大多数的海拔高度在300—400米,因此他们在制定标准时并未考虑高海拔地区使用的安全问题;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很多处于高海拔地区,迫切需要解决该问题,但又没有相应的技术实力。因此,按照平原地区设计的产品尽管通过了检验和认证,但在高海拔地区使用时仍然存在着触电和火灾等严重安全隐患,这需要在产品销往高海拔地区使用时进行特殊安全设计,针对如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和冻土接地等进行全面系统的考虑。为此,我们在2003年的TC61法国图卢兹会议上推动了高海拔家电安全标准的制定,并在2012年发布实施。
  2019年9月17日,由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建的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高原家电产品安全性能检测研究中心在青海西宁成立。该机构旨在建成全球领先的高原家电产品安全性能科研、标准、检测、验证和产业化转化中心,填补全球家电产品高原安全性能检测等的国际空白。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高原家电产品安全性能检测研究中心将充分发挥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国家级权威技术服务机构的研究、技术、标准、检测和认证等方面优势,利用青海高原地理环境特点,通过技术集聚、人才集聚和市场集聚,以创新模式组建产权明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联合体。
  中心实施内容包括建立全国乃至全球家电产品高原科研、标准化、检测、验证和产业化转化中心,开展家电新产品高原适用性型式试验和在用产品的符合性检测,开展家电产品安全性能在高原地区高寒高海拔气候影响下的室内、室外现场检测及评估服务,开展高寒高海拔环境下家电产品安全性的研究,以确定其影响因子、故障失效机理,相关性模型,安全技术防护方案,提升高原家电产品质量、保障安全,促进家电产业发展和升级,推动构建全球高寒高海拔家电产品安全产业链。
  中心将立足青海、服务全国、放眼全球,致力于打造国际知名的重点检测试验室,并将成果服务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为全球消费者的福祉贡献我们的力量。

□本报记者 王兆盟 周 山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