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这片深情的土地

——河南省市场监管局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侧记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0年01月07日 A2 版)

  年关将近,到处是喜庆祥和的氛围。千里中原,希望的田野,前行的奋斗者总是留下闪光的足迹。
  “在脱贫攻坚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我们河南省市场监管局共承担了上蔡县邵店镇前杨村、镇平县凉水泉村、淮滨县王角村等8个贫困村的定点帮扶任务。目前,除嵩县大青村外,其余7个村均已顺利脱贫。在扶贫攻坚的道路上,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放在第一位,始终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在这片深情的土地上不断书写市场监管的生动篇章。”谈到市场监管部门如何持续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河南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马林青表示。
  在全力抓好“放管服”改革业务工作的同时,河南省市场监管局党组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省局挂牌成立后,党组及时成立了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要求每村都有一名局领导分包负责,每月每村保证有一名班子成员驻村工作2天。2019年5月9日,马林青主持召开驻村对口帮扶工作专题会议,结合省局各党支部的调整,重新明确了“支部连支部”结对帮扶任务,明确了各支部与对口帮扶村贫困户结对帮扶工作任务。
  带着对帮扶村群众深切的关怀、厚重的情感,2019年5月20日,马林青驱车深入嵩县白河镇大青村,实地查看了该村产业扶贫项目、村容村貌、户容户貌、易地扶贫搬迁、过水路面建设、安全用水等情况。在贫困群众刘春明、任德运家中,马林青详细了解其家庭人口、致贫原因、扶贫政策知晓率、扶贫政策实施等情况,并为他们送上米、面、油等慰问品,鼓励他们相信党和政府脱贫攻坚好政策,乐观面对生活,遇到困难及时向省局驻村第一书记反映。
  “村容村貌明显改善,村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我个人的脱贫帮扶工作得到了上级高度肯定,被评为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和优秀党务工作者。在帮扶工作中,我深深感受到单位是靠山、组织是保证,深刻认识到帮扶工作成效的取得得益于省局党组的坚强领导。”省局驻大青村第一书记张敢说。
  河南省市场监管局把引进项目资金、推动产业扶贫、引导贫困户自力更生奔小康作为帮扶工作的根本抓手。党的十九大以来,该局共实施帮扶项目310余个,累计投入资金达1.43亿元,其中产业发展投入资金累计达5680余万元。上蔡县前杨村推进特色产业扶贫,修建食用菌大棚52座,年收租金6万元,引导8户贫困户自主发展食用菌种植,每户年增收8000元;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入股上蔡县鑫光新能源有限公司光伏发电项目,把每年12万元收益分配给贫困户,3万元留在村集体用于公共事业。镇平县肖营村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就业”的发展模式,以河南科技大学、河南林业职业学院为依托,由河南农大规划设计,河南省联郡生态农综开发公司投资3600万元(总投资7000万元),流转土地2500亩,按照河南农大“两湖、三区、六园”的规划设计方案有序推进,建成了初具规模的集油用牡丹推广种植、休闲娱乐、牡丹花卉观赏等为一体的现代化观光农业示范基地;利用省派第一书记扶贫资金,加上协调的社会、政府扶贫资金,建设标准化生产车间9000平方米,现已有河南拓禾热转印、飒动足球、超孚电池等项目顺利入驻。
  在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中,河南省市场监管局的驻村第一书记们以优良的作风、拼搏的勇气、担当的精神,赢得了所在村群众和当地党委、政府的一致认可。
  上蔡县邵店镇前杨村是原省工商局2004年定点帮扶的省级艾滋病防疫重点村、省级贫困村,该村仅艾滋病患者就有100户120余人。面对巨大的工作压力,省局驻村第一书记赵运涛在完成脑部手术后,不顾个人病情,马上投入工作,迅速打开局面。他围绕“扶志气、扶智慧、扶产业、扶文明”,通过抓党建、强班子、带队伍,使党员素质提升、支部威信提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
  镇平县凉水泉村第一书记王多义带着妻子和年迈的母亲、岳母一起驻村扶贫,被评为南阳市脱贫攻坚优秀驻村第一书记、河南省“出彩河南人之首届最美退役军人”。
  邓州市刁河村第一书记李怀琛先后被评为邓州市优秀共产党员和百优扶贫干部、南阳市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并荣获河南省脱贫攻坚贡献奖,该村也被推荐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河南省市场监管局还在帮扶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党的十九大以来,通过拨付专项资金及协调地方政府和社会帮扶等途径,对8个帮扶村累计筹措和投入资金达1.5亿元。省局及各直属单位拨付资金累计达1700余万元,协调地方政府及社会帮扶资金累计达1.04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累计达8300余万元,大力开展农村饮用水、电网、道路、危房改造、农村改厕、文化设施改造等工程建设。村容村貌大为改观,人居环境大为改善。
  脱贫攻坚在路上,市场监管勇担当。在这片深情的土地上,美丽乡村的蓝图正在徐徐展开,河南省市场监管人锐意进取、冲锋在前。

□陆诗秦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