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爱丁堡

——一则社会新闻引发的思考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0年07月10日 A4 版)

  苏格兰的首府爱丁堡是英国绿化度最高的城市,拥有诸多知名的自然景点和面向公众开放的公园绿地。6月以来,随着英格兰政府率先放开了社交隔离政策,苏格兰也在逐步放宽对于户外活动的限制,公共绿地遂成为热门的活动场所。然而,围绕草坪的一系列事件成为社交媒体最近关注的焦点。
  在脸书、推特等平台上,有人发布草坪上布满垃圾的照片,称许多人不仅不遵守政府规定的社交界限,成群聚集在一起喝酒、烧烤、抽烟、放音乐,还在身后留下了大量的垃圾。由于公共厕所还没有开放,许多人在草坪上随地小便,甚至有人形容尿液积成了一条小河。
  此情此景引发当地居民的不满。BBC在报道中引用了现居爱丁堡的犯罪小说作家伊恩·蓝钦(Ian Rankin)在推特发布的照片。这位作家表示,鉴于年轻人把公园当作夜店,呼吁政府出台暂时的酒精禁令。无独有偶,在苏格兰最大城市格拉斯哥也出现了类似情况,但不同于爱丁堡官方的不作为态度,当地警方及时介入并终止了多起户外大型聚会,逮捕了涉嫌在公共场所饮酒的人。
  身处以酒吧文化闻名的国家,英国人对聚会和喝酒的喜爱几乎不分年龄,酒吧更是人们频繁光顾的场所,由于醉酒引发扰民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因此,英国的一些城市明令禁止在公共场合饮酒,其中就包括格拉斯哥,但爱丁堡政府还没有出台过明确的禁令。
  在酒吧和娱乐场所没有恢复营业期间,人们无法在室内聚会,户外的公园绿地似乎成了可选择的场所。从视频和照片里可以看到,破坏公共环境的大多是年轻人,因此这一群体成为人们指责的对象。爱丁堡是苏格兰的金融中心,也是一座人口分布相对年轻的城市,拥有几所大学,这里相当一部分居民是学生。由于学生不用向市政府缴纳住房税,在学生住房密集的区域,市政府不会花费很多精力维持环境卫生,而是将更多经费投入到旅游景点和富裕的居民区。
  在国人眼中,英国人的形象一向是高素质、彬彬有礼,而一些年轻人的确在对待公共环境上缺乏责任心。当然,如果要通过这些表面现象一概得出“英国年轻人素质不高”的结论,也是不符合实际的。在留学期间,我接触到的英国同龄人相比中国学生更有礼貌,也更好相处。他们关心社会、环境、文化议题,每到大选时积极在社交媒体上呼吁周围的人行使自己的投票权利,因为他们清楚,改变社会的力量最终会落在自己手上。
  在世界各地,任何群体内部都是多元的,我们接触到的表面现象往往是深层社会结构的一种表现。虽然我们看到有英国年轻人在公园乱扔垃圾,但同样有很多年轻人投入很多精力运营本地的环保志愿组织,用行动支持自己信仰的理念。一些年轻人公共意识的缺乏不仅是教育问题,还与阶级固化和资源分配有关。所以,在讨论公共议题时,我们只有放弃通过刻板印象进行判断,才能透过表象看到更深刻的社会本质。

□乐 心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