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这边独好

——移民群众巧用涪陵龙眼地理标志商标致富侧记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0年09月09日 A4 版)

  □全国人大代表、南沱镇睦和村党支部书记刘家其向市场监管干部介绍龙眼产业发展情况。

  9月5日,重庆市涪陵区南沱镇睦和村绿树成萌,漫山遍野的龙眼挂满枝头。村文化广场更是热闹非凡,魅力南沱·第九届三峡库区龙眼文化节吸引了不少人前来享受龙眼采摘的乐趣,欣赏长江“高峡出平谷”的自然美景。全国人大代表、南沱镇睦和村党支部书记刘家其握着涪陵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的手,高兴地说:“我们村移民能有如此幸福生活,多亏你们指导我们培育发展了涪陵龙眼地理标志商标。”
  地处长江腹地的睦和村是三峡工程移民重点搬迁村。睦和村党支部、村委会将龙眼种植作为移民搬得出、住得稳的重要手段。2006年,在原涪陵区工商分局的支持下,睦和村村委会发起成立睦和果品专业技术协会和睦和龙哥果品专业合作社,注册了睦和龙哥、睦和村、平西坝、邦道等商标。有了品种、技术、品牌等作保障,全村龙眼种植面积、产量明显增加,农民收入也有了显著提高。全村移民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与其他地方种植的龙眼相比,我们村种植的龙眼果更大、皮更薄、肉更多、核更小。但我在超市看到,不少地方龙眼售价比我们高,卖得也更好,这是什么原因呢?”一次,刘家其到原涪陵区工商分局办事,与该局商标科负责人聊了起来。
  商标科负责人给他作了认真分析,睦和村地处长江边,其特有的自然资源非常适合龙眼种植,加上不断改良品种,造就了睦和村特有的优质龙眼。卖不出好价钱的根本原因,在于品牌不够响亮。他建议注册地理标志商标,这样消费者就会知道龙眼产于何地,其特有的品质也会逐渐被消费者认知。
  听了这些分析和建议,刘家其茅塞顿开。2011年,他以睦和果品专业技术协会名义申请注册涪陵龙眼地理标志商标,按照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商标品牌、统一物资供应、统一包装、统一销售价格、分户经营“五统一分”模式,加强涪陵龙眼的产销一体化管理。协会按照“村两委+合作社+公司+基地+果农”的运作模式,加强涪陵龙眼地理标志商标规范管理
  和运用,并通过举办龙眼文化节、品鉴会,参加农展会,发布车身广告等形式,广泛宣传涪陵龙眼地理标志商标。
  “自从注册了涪陵龙眼地理标志商标,我村的龙眼如虎添翼,产销量、价格、农民收入都有显著提高,销售价格平均上涨36%。现在,只要是龙眼采摘季节,不少消费者就会主动来到睦和村采摘,大部分龙眼不出村就被抢购一空了。今年全村可采收龙眼200多万公斤,虽然由于产量高,价格有所下降,但仍可实现收入1300余万元,户均增收2600多元。”睦和村村委会主任冉堰龙说。
  由于品牌带动,睦和果品专业技术协会先后获得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科普惠农兴村先进集体、重庆市农村科普先进集体等称号。
  涪陵龙眼品牌响了,农民收入增加了,睦和村移民笑了。睦和村又响亮地提出“土里栽树子、四季卖果子、家里开馆子、就地进厂子、外出挣票子、青山变金子的“六子”发展思路。在涪陵龙眼产业带动下,南沱镇不少农民从中觅得商机,纷纷办起农家乐、家庭小农场等,专门接待踏青、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的游客。截至目前,全镇兴办农家乐8家,开办旅社、饭店20家。同时,为增加龙眼的产品附加值,睦和村还引进龙眼加工企业,将新鲜龙眼制作成干果,并于2017年注册涪陵龙眼干果地理标志商标。如今,两件地理标志商标成为带动该镇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文光辉/文并摄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