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监管 凝聚合力

全链条全方位守护“舌尖”安全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0年09月24日 A5 版)

  近年来,山东省威海市市场监管局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巩固深化提升“双安双创”工作成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全链条抓实食品安全工作,全市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在2019年全省食品安全工作评议中,威海市名列全省首位。

狠抓体制机制建设,全面落实食品安全战略
  强化组织领导机制。提请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的实施意见》《食品安全工作责任清单》等一系列配套制度文件。提格市食安委组成,由市委副书记、市长任食安委主任,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市食安办组织协调职能作用,定期组织召开会议,组织联合风险会商,推进重点工作落实。
  坚持“风险会商”机制。每季度召开风险会商会议,精准确定风险点,有针对性制定下一步工作重点和行动方案,增强食品安全工作的靶向性、精准性。
  推行“三一工作”机制。即坚持“一线工作法”,落实“一事双查”机制,取得“一线教育”实效。将每次检查都作为宣贯、指导、约谈、提升的机会,分管领导每月至少到一线检查2次,各科室每周至少到一线检查2次,切实掌握一线具体问题。检查时,既查企业是否依法依规,又查基层局是否落实监管责任;同时指导企业规范经营,加强对基层队伍的“传帮带”。

创新监管机制,打造智慧监管威海模式
  践行智慧监管理念,创新“互联网+食品”监管新模式,打造食品安全全链条、一体化智慧监管的威海模式。
  强化市场准入管理。制定批发市场第三方机构快检工作规范,在占全市85%以上供应量的4家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引入第三方快检机构,实行食用农产品入市前“批批必检”,不合格一律封存销毁。日检测批次从以前200批次增加到800批次。第三方快检进驻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工作被列入2020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
  强化食品追溯管理。在全市106家重点及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建立信息化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并逐步拓展至其他食品生产企业,覆盖率达75%以上。在家家悦集团试点建立“智慧商超”管理系统,以二维码为载体,以大数据为支撑,全市350家门店实现了蔬菜、水果、水产品和自制食品二维码食品信息化可追溯管理。开发了临期商品保质期管理程序,目前已在30余家门店试点运行并取得良好收效,提升了大中型商超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推行“互联网+明厨亮灶”模式。引导餐饮单位开通后厨线上直播,可通过手机扫码,实现后厨视频监控、消费评价等8大功能。在“明厨亮灶”餐饮单位中建立示范店,树立标杆。全市530家中小学食堂“明厨亮灶”率达到100%,创建“明厨亮灶”示范店339家。

推进社会共治,构建全民参与大格局
  坚持品牌引领。出台《威海市实施品牌战略奖励和扶持办法》,加大品牌建设的奖励和和扶持力度,推进品牌高端化发展,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深入开展示范创建工作,推动产业整体提升。全市共创建省级食品生产加工示范企业50家,食品生产示范基地3个,建成小作坊集中加工园区5处,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通过HACCP或ISO22000认证比率达到100%;创建规范化农贸市场10家,食品流通示范单位317家,打造食品摊点示范区14处,备案食品摊点1920家;创建餐饮服务示范单位110家。
  创新信用联治。在荣成市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和经区韩乐坊商圈试点开展二维码诚信名片公示,消费者通过扫二维码可直接获取商户的登记信息和信用信息,通过网络提交消费评价。同18个部门建立联合惩戒机制,全面营造“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社会氛围。

□山东省威海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傅世强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