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护航育新机 乘风破浪开新局
——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助推湖北经济疫后重振纪实
作为全国疫情最重、管控时间最长的省份,湖北经济重振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在秋风吹来淡淡桂花香的季节,国家知识产权局组织的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提质增效体验行活动走进湖北。
湖北省知识产权局局长彭泉介绍,今年以来,全省大力推进为期三年的品牌提升专项行动,湖北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日益提升,商标品牌在引领全省经济复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受疫情影响,湖北商标事业仍“逆市飞扬”,上半年新申请商标88384件,同比增长9.49%。
在为期5天的体验行活动中,来自10多家中央主流媒体的记者和商标局相关业务处室骨干来到襄阳市、宜昌市、恩施苗族土家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恩施州),探访商标受理窗口、与企业座谈、实地采访,体验改革红利持续释放为湖北经济疫后重振带来的动力,感受荆楚大地品牌聚势蓄能的活力。
襄阳:古城唱响品牌新歌
曾经,提到襄阳,人们就会想到金庸,想到诸葛亮的《隆中对》;如今,襄阳又多了一张新名片——襄阳牛肉面。
9月21日下午,在位于襄阳市政务服务中心的襄阳商标受理窗口,记者遇到了前来领取襄阳牛肉面集体商标注册证书的襄阳市牛肉面产业协会会长李伟。他喜上眉梢,兴奋地向记者们介绍注册商标后的未来品牌规划:“我们进一步规范牛肉面制作工艺,加大对原材料的监管力度,用小小的一碗牛肉面,讲好品牌襄阳大故事!”
“家门口就能办商标,真方便!”“窗口工作人员服务特别热情!”“网上申请给我们省了不少钱”……来窗口办事的申请人面对记者采访,纷纷诉说自己的感受。据了解,今年以来襄阳商标受理窗口受理各类商标业务332件,已超出2019年全年业务总量,全年预计比上年增长40%以上。
“即使面对疫情严峻考验的阶段,全市新增商标注册申请量依然实现了22.4%的同比增长。”襄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丛玉说。
襄阳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郭方芳介绍,近年来,襄阳不断深化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全力打造汉江流域品牌建设高地。截至7月,全市有效注册商标总量31399件,累计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65件。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平台支撑,推动了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湖北回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胶粘剂与胶粘带行业的知名企业,公司董事会秘书章宏建告诉记者,今年公司新增注册商标18件全部实现网上申报,便利化改革为公司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也为公司海外业务复苏、维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宜昌:品牌辉映三峡明珠
万里长江奔腾不息,宜昌曾创造了“高峡出平湖”的世界奇迹。如今,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助推宜昌成为长江经济带上的创新高地,品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壮阔画卷正在峡江两岸徐徐铺展。
“我是来解除商标质押的!”在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宜昌片区商标受理窗口,湖北宜红茶业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朱吉祥告诉记者,在市场监管部门指导下,公司用宜牌商标质押,获得贷款500万元,解决了融资难题。虽然经历了疫情,但公司提前还清了贷款,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正在旁边窗口办理业务的是湖北楚园春酒业有限公司知识产权办负责人黄潇。他介绍,公司用楚园春等3件商标权质押1800万元。“我们准备用这笔资金拓展销售渠道和开发新产品。”黄潇对公司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据宜昌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黄传喜介绍,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宜昌设立2个商标受理窗口后,为企业办理商标事务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截至目前,窗口已累计受理商标业务1580件,办理商标专用权质权登记23件。2019年,宜昌市市场监管局提请市政府印发实施《宜昌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实施办法》,累计协助企业以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14.27亿元。
改革推动宜昌企业不断创新,众多知名品牌熠熠生辉。湖北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酵母行业唯一一家上市公司,年产酵母产品26万吨。该公司管理部副部长陈佳介绍,公司共申请国际注册商标1283件,安琪及图商标带动酵母产品出口155个国家和地区。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核心商品已在15个国家和地区注册国际商标16件,国际市场进一步巩固。
截至今年7月,宜昌有效注册商标总量35694件,71件地理标志商标居全省首位。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推动商标品牌战略再上新台阶,为有“峡口明珠”美誉的宜昌增添了别样的光彩。
恩施:品牌助力脱贫攻坚
位于湖北西南部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享有“世界硒都”“天然氧吧”等美誉,但也曾是湖北唯一的全域贫困地区。恩施州将地理标志商标注册保护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发挥品牌“点金”作用,带动辖区贫困户“摘下穷帽”奔小康。
茶叶变成金叶子,茶树变为“摇钱树”。茶产业是恩施州的传统优势产业,2019年底,全州茶园总面积达到169.9万亩,是全国最大的天然富硒茶产区,带动80余万名茶农脱贫致富。
疫情发生后,自治州市场监管局局长张紫阳带队,先后7次走访了恩施市润邦国际富硒茶业有限公司等13家茶商、茶企、茶叶市场和茶叶协会,开展商标品牌面对面服务,帮助企业利用品牌优势开拓市场。
“疫情冲击下能有这样的成绩,品牌起了关键作用!”使用利川红地理标志商标的利川市飞强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卓万凯介绍,截至8月底,公司销售收入未受影响,比2019年还增长了9%。
对商标能量深有体会的还有恩施市润邦国际富硒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文旗。据他介绍,今年茶叶线上交易火爆,受到全国各地消费者的信任与支持,这与多年来恩施玉露地理标志商标的口碑积累息息相关。
自治州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段怀刚介绍,恩施州确定了“叫响特色,打造四牌”的商标品牌发展思路,聚力打造“硒品牌”“地标牌”“旅游牌”,打造恩施硒茶、恩施土豆、恩施玉露、利川红等全州区域公用品牌。据悉,自治州商标受理窗口在市民之家启动运行以来,已受理各类业务101件,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度不断提高,必将为进一步推进全州品牌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本报记者 李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