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疫情后的冬天不那么冷”

——四川省广元市市场监管部门“治病救人”服务企业健康发展侧记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0年11月19日 A2 版)

  “对待出现过问题的企业,不要一棍子打死,监管上要有力度有硬度,帮扶上也要有温度有深度。”近日,四川省广元市市场监管局干部在位于朝天区麻柳乡乔天村的月儿泉水业有限公司开展调研时表示。当天一同前往的,还有朝天区市场监管局、朝天区经信局和麻柳乡党委政府相关负责人。
  月儿泉公司原址位于麻柳乡复兴村,今年9月26日搬迁到乔天村,在投入上千万元完成生产线更新和技术改造后,于10月中旬申领了食品生产许可证,正式投产。
  今年7月,在四川省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的包装饮用水专项抽检中,这家公司位于复兴村的旧厂区生产的桶装水有3个批次产品被检测出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手握利剑,就要严格执法。抽检结果出来后,广元市、朝天区两级市场监管部门高度重视,多次到企业调查,分析原因,督促召回不合格产品,及时控制住风险隐患,并依法对企业立案查处。
  在查处过程中,市场监管干部了解到,月儿泉公司老板是一名返乡创业人员,梦想带动乡亲们增收致富。抽检结果依法公开后,该企业一度陷入经营困难境地,刚投入大额资金新建的厂房和生产线眼看就要停摆。
  本着“治病救人”、引导和帮扶企业健康发展的服务理念,也出于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现实需要,市场监管干部积极指导月儿泉公司完成整改,将生产基地搬迁到水源生态更加安全的乔天村曾家山地区。9月,公司新厂房投入使用。
  随后,月儿泉公司向广元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重庆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院送检其生产的曾家山泉天然水、曾家山泉(尚品)包装饮用水。经检测,送检产品涉及的溴酸盐、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亚硝酸盐、铅、总砷等10余项指标均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0月14日,广元市市场监管局对公司新厂进行了验收,并重新向其颁发了食品生产许可证。
  “你们的风险关键点清楚吗?水的前处理、包装桶的清洗消毒如何管控?”“产品是否落实了出厂检验制度?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知识和卫生习惯怎么样?”当天,带着一连串问题,调研组走进月儿泉公司生产车间,在每一条生产线前,认真听取企业负责人介绍情况,就生产经营关键点逐一提醒企业管理人员和工人。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调研组认真听取了企业整改情况汇报,并就企业面临的生产经营问题进行了交流沟通。广元市市场监管局干部再三嘱咐:“质量是企业第一生命线,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和核心竞争力,质量安全一刻也不能放松!”
  “在食品安全监管上,要有力度有硬度,也要有对企业关心的温度。广元市市场监管部门将立足职能,在严守安全底线的同时,积极服务企业健康发展,让疫情后的冬天不那么冷。”广元市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这样表示。

□本报记者 颜 伟
  通讯员 纪 恋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