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之势 重拳频出
全国市场监管系统“扫黄打非”见成效
本报讯 今年以来,全国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坚决贯彻党中央的决策,落实全国扫黄打非办的具体部署,在“扫黄打非”战线以雷霆之势,高开高打、重拳频出,深入推进“扫黄打非”工作,严厉打击非法有害出版传播活动,全国市场监管系统“扫黄打非”工作抓得紧、抓得实,阶段性成效明显。
政治站位高,专项部署实。市场监管总局和各地市场监管部门成立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总局党组发布《关于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分工方案》,将“扫黄打非”列为重要内容。今年年初,总局印发推进“扫黄打非”工作通知,部署各地主动开展或配合相关部门开展“正道行动”“新风行动”,坚决维护政治安全;实施“净网2020”专项行动,努力扫除文化垃圾;实施“2020护苗”专项行动,开展“绿书签2020”等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将网络安全、保护知识产权内容纳入“开学第一课”。北京、山西、河南、福建、广东、陕西、贵州、青海等地印发专项通知和工作方案,细化“扫黄打非”工作责任制。
工作措施细,行动果断坚决。对列入目录的政治性有害出版物,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相关行动。总局指导北京、福建、内蒙古、四川等地配合宣传部门专项治理流通环节“问题童书”,避免“精神垃圾”污染儿童。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在“净网”“剑网”等重点专项执法行动中,出动执法人员105.42万人次,检查电子市场1.35万个次、电子产品经营32.42万户次、网上商城12.38万个次、网上店铺36.22万户次。吉林、上海、西藏等地收缴一大批有毒有害非法出版物,新疆大力查处非法出版物以及违禁商品,湖南、浙江等地整治校园出版物市场,重庆等地取缔地下书刊市场等。
在“2020秋风”专项整治行动中,各地市场监管部门配合主管部门专项整治自媒体融媒体从事虚假新闻、有偿新闻等活动,专项整治印刷、仓储等环节违法违规问题,着力做到让人民群众满意。
角色把握准,整治重点突出。总局发布从严监管网络直播行为的通知,推进治理网络乱象,通过约谈网络平台运营商,督促其规范网络广告行为。同时,总局指导中国广告协会发布《网络直播营销行为规范》,规范网络直播营销活动。北京等地市场监管部门加强案件查办,与江西等地联手查处多起App弹窗广告涉嫌性暗示案件。安徽省淮北市市场监管部门及时处置“第一作坊视频平台”传播淫秽色情信息。贵州省遵义市市场监管部门核查“国际新闻海外联盟”违法案件。浙江、湖北、山东、辽宁等地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对互联网广告及各类“软色情”广告的整治。
各地市场监管部门配合主管机构专项整治网络直播平台通过打赏传播色情低俗内容,专项整治网络短视频、网络文学,网络游戏、小程序及暗网等渠道传播淫秽色情低俗信息,专项整治为违法违规平台提供资金支付、转移服务等的广告联盟和发卡平台。对触犯刑律的,及时移交公安机关处理。此外,云南、西藏等地市场监管部门对地面卫星接收天线开展整治,并责令违法经营者整改。
弘扬正能量,推进社会共治。总局利用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媒体、自媒体矩阵,推进“扫黄打非”科普宣传;发布“扫黄打非”相关案例,有效震慑违法犯罪分子;开展《“扫黄打非”基础知识问答》政策研究,集中民智民慧,构建“扫黄打非”工作长效机制。
□徐 图 沉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