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改进认证服务 进一步减轻市场主体负担
本报讯 (记者 陈和华)4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服务“六稳”“六保”进一步做好“放管服”改革有关工作的意见》有关情况。市场监管总局相关司局负责人就国务院文件中明确提出的“规范改进认证服务”等工作回答了记者提问。
据介绍,此次提出规范改进认证服务,主要解决三个方面问题。一是营造公平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认证市场活力。按要求推动认证机构转企改制,与政府部门脱钩,凸显认证机构的独立第三方属性,并加强对认证机构的监管,要求认证机构通过网站或者其他形式公布认证领域、认证规则、收费标准、认证结果等信息。二是清理、整合、规范涉及认证的评价制度,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凡已建立国家统一认证制度的,不再设立类似的评价项目。原有节能、环保、循环、低碳、再生等产品评价项目正进行整合,将建立国家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和标识体系。目前,国家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制度已覆盖建材、快递包装、电子电器等领域,累计颁发认证证书超过1万张。三是健全政府、行业、社会等多方面的认证采信机制,避免重复性认证评价。推动各相关方面积极采信合规的认证结果,实现认证结果互认通用,实现“一次认证,市场通行”,畅通市场循环。
该负责人还介绍了推进内外贸产品生产线相同、标准相同、质量相同(以下简称“三同”),破除制约出口商品转内销的系统性障碍的举措。自2016年实施“三同”工程以来,目前在“三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上,约10000种食品农产品、近200种消费品符合“三同”要求。随着“三同”工程向纵深推进,下一步将在政府的支持、引导和规范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发挥企业主体、行业组织管理和服务和专业技术机构支撑保障的作用。据悉,“三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已移交给相关方成立的“三同”促进联盟,向社会提供信息公示、宣传推广等服务。
此外,针对目前社会关注的反垄断执法工作,该负责人表示,市场监管总局下一步将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根据反垄断法规定,加大重大案件查办力度。充分发挥典型案件引领示范指导作用,满足广大经营者对公平竞争环境的期望,切实维护广大消费者切身利益,进一步提升反垄断监管能力和水平,健全反垄断治理体系,增强反垄断治理能力,增强监管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