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护苗”无形篱笆 荡污涤浊不留死角
——部分市场监管部门开展“扫黄打非”工作经验摘编

广东
今年以来,广东省市场监管部门认真落实市场监管总局和省“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条主线,依法严厉打击各类“涉黄”“涉非”出版传播等活动。上半年,全省出动执法人员2.8万人次,开展专项执法行动549次,检查出版发行企业、印刷复制企业等相关市场主体11645户次,检查网站24332家、网络广告773153条次,立案查处相关案件114件,罚没金额138.26万元。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将“扫黄打非”工作与党史学习教育等工作有机结合,印发《广东省市场监管系统2021年“扫黄打非”行动方案》并下发至全省系统,明确目标要求和主要任务。全省市场监管部门紧密结合实际研究制定行动方案,强化行动部署,突出重点任务,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一是大力整治突出问题,集中清理错误思想言论和涉政有害信息,专项整治制售非法出版物,认真排查出版、印刷、音像制品集中经营场所及批发、零售、出租等单位,切实防止非法出版物在广东印刷与流通。上半年全省共检查出版物经营者8319户次,检查印刷企业3326户次,查获非法出版物5013本。二是加大互联网广告监测力度,深入排查非法弹窗广告利益链条,依法查处发布色情、迷信、暴力以及含有“软色情”等低俗庸俗媚俗广告的违法行为。上半年全省共检查网站2432家、网络广告773153条次,查处广告违法案件43件。其中,广州市市场监管局立案查处涉嫌发布含有色情、暴力等内容的违法广告案件2件,罚没金额91.1万元;查处借庆祝建党100周年等名义进行商业炒作的广告违法案件4件。三是集中整治借庆祝名义从事商业谋利活动专项行动,深入推进“秋风2021”专项行动,组织查处违法商业营销中相关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上半年全省查处违规使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标识”案件9件,查处擅自销售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案件7件,没收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备3台。四是配合当地“扫黄打非”办、公安、文广旅体等有关部门开展“正道2021”“新风2021”等专项行动。上半年全省市场监管部门会同出版等部门开展执法行动503次,移送相关部门案件2件。
此外,广东省市场监管部门积极开展“扫黄打非”宣传工作,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世界计量日、知识产权保护日等为契机,举办宣教活动292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97436份。
安徽
今年以来,安徽省市场监管局按照总局和省“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部署,组织全省市场监管部门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工作。上半年,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11128人次,检查印刷、复印、音像、网吧等文化市场经营户10611户,监测网站47983个,监测互联网广告10余万条次,检查儿童玩具和学生用品生产、经销企业23904家;查处案件109件,移送公安机关36件;提请关闭涉黄网站16家,涉赌网站15家;下架问题玩具378件,对销售“三无”玩具的34户经营户责令整改,切实维护健康向上的社会文化环境。
强化组织部署,落实工作责任。安徽省市场监管部门深入开展“正道2021”“新风2021”集中行动。2月7日至9日,结合元旦春节期间重点工作开展督查,对亳州、阜阳、淮南市局“扫黄打非”工作情况进行指导。5月22日,安徽省局联合相关部门印发《关于深入开展“护苗”专项行动实施“护苗·四位一体”工程的通知》,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实施市场护苗、网络护苗、文化护苗和法治护苗“四位一体”工程。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充分发挥一线工作优势,推动“扫黄打非”工作横向延展、纵向延伸。
加强市场清查,严格市场主体监管。安徽省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履行登记注册职责,加强对相关企业经营信息推送共享,依法查处无照经营行为。滁州市局全面排查出版物市场、音像制品店等超范围经营行为,铜陵市局对集贸批发市场、城乡接合部等重点区域无照经营、虚假宣传开展检查,黄山市局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出版物制作、生产、批发、零售出租、放映单位的日常监管。
突出首要任务,开展“正道”行动。安徽省市场监管部门深入开展“正道”集中行动,配合主管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开展“清源2021”“固边2021”专项行动。合肥市局对企业自建网站、学习网站、视频网站和游戏小程序等进行网上检查。亳州市局配合市“扫黄打非”办、文化执法等部门赴各县区暗访检查,严打参与经营非法出版活动。
筑牢“民心工程”,开展“新风”行动。安徽省市场监管部门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实施为契机,配合主管部门开展“护苗2021”专项行动,上半年共立案36起。开展“净网2021”专项行动,加大对低俗、“软色情”弹窗广告的监管力度,深入排查有害信息和网络传播诱导未成年人的不良信息。
强化工作协作,开展联合执法。安徽省市场监管部门积极主动配合公安、文化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六安市局对市“扫黄打非”办督办的六安谨闻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涉嫌使用“党报头条”名称开展经营活动立案查处,责令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并处罚款1.5万元。滁州市局立案查处知识产权案件51件。淮南市局立案查处7起非法销售卫星地面接收设备案,没收卫星地面接收设备23套。池州市局配合相关单位开展“清源”“净网”等专项行动,立案处理相关广告违法案件5件。
上海
今年上半年,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共监测广告线索150.7万条次,发现“涉黄”“涉非”广告线索193条次,包括香水广告宣传“3秒投怀送抱”,性保健用品、性用品广告含有不良描述内容、图片等,违法宣传“代孕”“包生男孩”以及宣传辟邪招财等封建迷信宣传内容。全市共查处“涉黄”“涉非”广告51件,罚没款470.8万元,公布上海点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基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发布虚假广告典型案例,罚没两名当事人198.8万元。“六一”儿童节期间,结合新修订实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及相关案例,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广告法律法规专题宣传。
上海市局坚决落实党中央关于庆祝建党100周年各项部署,根据《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开展违法违规商业营销宣传集中整治行动的工作方案〉的通知》,清理整治借庆祝建党100周年等名义从事商业炒作谋利,妨碍社会安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违法商业营销宣传以及庸俗、低俗、媚俗等违背社会良好风尚的违法广告宣传。针对某网络平台连续出现涉建党百年商业炒作商品问题,向其制发行政指导书,派驻专人进驻企业监督指导,指导平台下架违法违规商业宣传商品链接229314条,拦截相关违规商品链接40635条,关停涉及违法违规行为店铺231家。
上海市局监测中心针对开展建党100周年广告专项监测和检查,共监测本市主要媒体发布的各类广告1096036条,发现涉嫌违法违规广告线索392条次。各区局加大对辖区内大众传播媒介、互联网站、重点企业自媒体的监测力度,共排查相关主体102436户,发现涉嫌违法违规线索570条,下架商品4479件,责令停止发布52次;立案查办相关违法违规商业营销宣传案件19件。约谈11家本市主要互联网企业,就建党100周年及互联网上突出违法广告问题要求其整改。联合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旅游局、市委网信办、市通信管理局召开本市主要媒体广告管理工作会议,对本市100余家重点广告发布单位开展集体约谈,要求围绕10项整治重点开展自查自纠。4月28日,市局与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就建党100周年相关钱币类商品违法违规营销宣传行为,联合约谈本市互联网电商平台企业。
自去年8月接到市“扫黄打非”办转来的《关于核查“宝宝学说话”学习类App涉嫌存在低俗广告现象的函》后,上海市局及时处理,并加强案件跟踪办理情况。虹口区市场监管局于2020年12月28日依据广告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对当事人罚款3万元。
此外,上海市局联合市委宣传部新闻出版部门开展2021年度全市报纸期刊广告集中检查,重点检查借建党100周年进行商业营销宣传炒作及重点领域虚假违法广告。对广告违法率较高的媒体,通报相关区局加强监管,督促采取措施,杜绝违法广告发布。经检查,未发现涉黄涉毒违法广告。
北京
今年以来,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在年初制发年度“扫黄打非”工作要点基础上,按照市“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安排,分别就“正道2021”集中行动、“新风2021”集中行动、涉“三股势力”有害出版物及信息专项整治印发工作通知,对“清源2021”“固边2021”“护苗2021”“净网2021”等专项行动统筹部署。
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强化案件办理,积极开展文化领域行政执法。上半年,全市出动执法人员3440人次,检查文化类市场经营主体4148户次,行政提示55户次,责令改正5户,拆除广告牌4块,关停隐患场所2处,向公安机关移送涉黄案件线索1条;立案查处存在导向问题的广告案件8件,罚没款合计196.9万元;立案查处销售带有“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标识”的商品案2件,罚没款2万元,没收相关商品336件;加大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力度,对教育培训机构小船出海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作业帮)、北京猿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猿辅导)不正当竞争行为立案查处,罚没款合计500万元。
此外,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对出版物市场监管,组织各区(分)局对图书市场、出版物经营单位、印刷复制企业开展全面排查,配合牵头部门严厉打击政治性有害信息和出版物、涉民族宗教类有害信息和出版物、淫秽色情低俗、暴力恐怖迷信等有害信息和出版物等,集中清理夹杂“黄暴毒”、宣扬邪教迷信等有害内容的少儿出版物,依法查处违反市场监管法律法规的行为。强化广告导向监管,整治利用弹窗广告等制作传播有害信息,将弹窗广告整治纳入“2021年度互联网广告专项整治”工作。在各级“扫黄打非”办的统一组织下,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积极开展“绿书签”等一系列主体宣传活动,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严格内部管理,严禁党员干部私自携带、寄递有害出版物出入境,严禁党员干部策划、制作、出版、买卖、传播有害信息和出版物。
江苏
今年以来,江苏省市场监管局深入贯彻市场监管总局以及省“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服务保障建党100周年大庆主线,始终保持对非法出版物的高压严打态势,集中整治违法违规商业营销宣传行为,配合加强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穿越机、“黑广播”“伪基站”等设备设施监管,积极营造健康有序的社会文化环境。
江苏省局紧紧围绕总体目标,切实增强全省系统开展“扫黄打非”工作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制定印发了2021年“扫黄打非”工作方案,组织全系统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加强市场联合检查。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将“扫黄打非”与其他日常监管、专项行动相结合,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对电子商务产品进行在线智能监测,全面摸排违法线索,积极发挥12315投诉举报平台作用,及时发现并处置违法线索。上半年,全省共收到“涉黄”“涉非”类投诉举报523件,对“涉黄”“涉非”线索均依法处置。
围绕集中整治商业营销宣传,江苏省局先后部署加强电商领域专项监测监管、清理整治网络违法销售纪念章等专项工作,并联合人行南京分行对仿纪念币(钞)类物品组织开展重点排查,召开违法违规商业营销宣传集中整治行动暨省整治虚假违法广告联席会议,进一步强化部门协同监管。上半年,全省共立案48件、结案23件,罚没款合计132.8万元。
江苏省市场监管部门积极配合教育、文化、广电、新闻、公安等部门,对交通枢纽、校园周边、车站周边、集贸市场、旅游景点、出版物批发零售场所等重点地区开展联合检查,依法打击从事印刷、销售非法出版物等违法行为。上半年,全省检查印刷复制企业、图书音像店等出版物经营户3264户,查获各类非法出版物3000余册,取缔无证无照出版物经营场所4家,对不属于市场监管职能范围的及时移交。江阴市局对9家教育培训机构3000余本疑似非法出版物进行了扣押。
借助“传统媒体+互联网+户外”三位一体的广告监测体系,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全面监测辖区内广告,持续将涉导向问题的违法广告监测作为全年广告监测重点任务,不断拓展相关广告监测内容,监测范围涵盖4个付费搜索,28754个网站,25个App,38821个电商店铺,2059个自媒体(微博、公众号)。上半年,全省对“涉黄”“涉非”类广告共立案15件、结案6件,罚没款56.9万元。
江苏省局部署全省市场监管部门依法查处网上、网下非法卫星地面接收设施和境外电视网络接收软件(设备)等违法行为,与省工信厅、省广电局、民航江苏建管局联合印发《关于做好集中打击治理“黑广播”“伪基站”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相关工作的通知》,组织对穿越机、具备超视距飞行能力的航空模型、轻小型无人机等产品生产、销售情况开展摸底排查。海安市局会同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公安局、江苏有线海安分公司开展境外电视传播秩序专项整治,没收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24套。
湖南
今年上半年,湖南省市场监管部门认真落实市场监管总局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密联系工作实际,细化分解任务目标,精心指导基层任务落实,净化市场环境秩序,“扫黄打非”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根据全省“扫黄打非”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要求,湖南省市场监管局领导高度重视,适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办法举措,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切实落实作为成员单位的职责使命,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协作配合,共同抓好“扫黄打非”工作。
湖南省局根据年初的工作部署,将“扫黄打非”贯彻落实工作情况纳入市场监管“年关守护(2021)”“净网2021”专项行动检查督导的具体内容,每到一地,必传达、必强调,着力深化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维护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重要指示批示和全国、全省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的认识,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上级决策部署上来,同时落实落细具体工作、层层压实责任。
此外,湖南省市场监管局全面加强对基层工作的指导协调,督促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加大重点领域监督检查力度,持续开展暗访检查和网络监测,围绕市场领域意识形态方面的突出问题,全面排查整治娱乐场所、音像制品经营店、书报刊经营店等重点场所,切实强化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坚决遏制“涉黄”“涉非”问题。上半年,全省出动执法人员6532人次,检查娱乐场所经营单位2546户,音像和图书报刊经营单位3714家,与公安、文旅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145次;持续深入开展打击假冒伪劣“雷霆”行动和知识产权保护“铁拳”行动,查办案件681件,罚没款787.69万元,有效规范了市场秩序。
□沉 思 徐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