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打传规直工作防线 提升群众幸福感安全感
——七省(市)市场监管部门打传规直工作成效摘编
编者按
打击传销规范直销工作关系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和谐稳定。全国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将打传规直工作与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统筹,持续对聚集式传销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加强对七省八市落实防范打击传销工作责任书督导检查,切实防范聚集式传销反弹回潮,严厉打击传销和直销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市场秩序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在12月2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的打击传销工作座谈会上,7省(区、市)代表就打传规直工作成效发言。本报现将发言予以整理摘编,为各地开展打传规直工作提供参考。
广东:以网管网助力监测治理
广东是经济大省,也是网络交易大省。今年以来,广东省市场监管部门按照市场监管总局对打击传销工作的总体部署,坚持实施“打、防、控、管”综合治理措施,大力开展网络传销监测治理工作,积极查处传销违法案件,取得明显成效。全省共立传销、违规直销案件31件,罚没2488万元,移送涉嫌犯罪案件3件。
强化综合治理。省市场监管局完善打击传销工作领导机制,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格化”工作要求,继续构建和强化省、市、县(区、市)、镇(乡)四级联动的打传工作体系,全链条加强对网络经营行为监管,在全省范围内部署对网络交易平台不正当竞争和网络传销“双随机”抽查,探索制定网络传销抽查工作指引。
强化线索核查。省市场监管局建立监管监测平台,对涉嫌传销违法行为的网络信息实时监测,采集全省涉嫌网络传销领域、直销领域风险信息80余万条,开展专项分析30次。实施“全网智能监测、线上证据固化、在线数据提取、组织架构分析、司法鉴定固证、线下打击处置、风险信息提示”七步工作法,根据网络监测情况组织全系统核查网络传销线索79条。认真核查处置市场监管总局派发线索,检查市场主体39户,责令整改7户,列入经营异常名录11户。
强化大要案件办理。妥善处置花生日记、亚美等社交电商类网络传销案件,完善行刑衔接机制。对网络传销行为分级分类研判处置,如对金融类和欺诈性质明显的网络传销实行刑事优先、严厉查处等。
强化舆情稳控。充分发挥省、市、县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中心的作用,对举报线索认真核查处理并总结上报。依托省局和广州、深圳网络传销监测点,对网络传销动向和相关舆情开展全天候监测,以“厘清审慎包容和依法处置的边界”为题,公布5起典型案例。
建设直销监管系统。省市场监管局开展直销企业数字化监管监测系统建设,采取“‘双随机’抽查+明察暗访检查+智慧监管”相结合的检查措施,加强对直销企业生产、经营和销售末端全链条的监管,并召开直销企业约谈告诫会,发动行业协会组织积极参与打击网络传销社会共治。
湖北:多措并举提升打传实效
今年以来,湖北省市场监管局按照市场监管总局和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面对新形势新常态新要求,在严厉打击传销活动上下功夫,综合防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有力维护市场秩序和社会和谐稳定。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共办结传销案件26件,罚没2亿元。
认清形势,明确目标。省市场监管部门对传销行为实施分类打击,重点查处涉案范围广、涉案金额大、参与人员多、社会危害严重的传销大案。强化对传销案件的综合指导,着重在类案指导上做文章,力求产生“杠杆效应”和“蝴蝶效应”,打好组合拳。积极推动基层防控传销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市场监管所、公安派出所、居(村)委会等基层组织作用。综合运用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文明城市创建等考核体系,科学设置打击传销工作考核项目和指标,积极推动“无传销”创建工作。
优化手段,加强防控。省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打击传销规范直销集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对网络传销违法活动的查处力度。加强系统传销案件立案报备工作,强化个案指导,规范执法行为。发挥基层组织打击、防范传销的第一线战斗堡垒作用,深入推进“无传销”创建。开展“打击传销进校园”活动,在传销重点地区全覆盖建设“社区联动示范点”,抓好重点人群、重点区域的宣传教育工作,推进打击传销工作社会化、标准化、制度化。
重点突破,狠抓大案。全省各地市场监管、公安部门不断提升执法合力,加大对传销的刑事打击力度,如武汉市黄陂区组织开展“零点行动”,对盘龙城3个小区、9个涉传出租屋同时清查,查获传销人员49人,依法刑事拘留传销组织骨干分子16人。加大网络传销大案查处力度,持续开展案源研发和类案推广工作,如咸宁市市场监管局首次查办全省利用网络平台直播电商营销的传销案件。强化对大要案件的指导、协调和督办,通过并案处理、指定调查、督导协调等方式,指导荆门、襄阳、天门、潜江等地市场监管部门加强执法协作,查处一批传销案件。
河南:织密宣传防范“防护网”
今年以来,在总局价监竞争局及河南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河南省市场监管局持续推进打击传销工作创新,不断提高监管效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服务平安河南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截至10月底,全省共立案38起,结案27起,罚款230余万元,没收非法所得1.014万元,涉嫌犯罪移送公安机关3起。
政府聚力,下好打击传销“先手棋”。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打击传销工作,明确规定各级政府是打击传销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健全打击传销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将打击传销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社会综合治理(平安建设)考核和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内容。完善“无传销社区”创建工作机制,深入开展打击传销宣传进社区(村)活动。落实重点区域和重点人群的防范机制。省市场监管部门积极配合公安、社区加强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的监管,查办重大传销案件,推进打击传销工作无缝衔接。
宣传赋能,出好教育防范“关键招”。省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一系列针对性、实效性强的打击传销宣传活动,联合教育部门连续5年开展河南省高校“禁止传销,从我做起”短视频作品评选和防止传销进校园等系列宣传活动,评选获奖作品600件并在全省各高校及网络巡展;发布短视频85条,累计播放量达300多万人次。
监管引领,打好整治传销“组合拳”。省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公安机关不断强化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措施,积极开展线下涉传线索排查处置。加大对网络传销监测治理的工作力度,聚焦社交电商、招商加盟、兼职任务、网络游戏等模式深入核查线索,及时发现并依法处置涉及网络传销行为。强化行刑衔接,在线索通报、案件移交、调查取证、现场查处和案后处置等方面深化合作机制。
目标导向,拧好平安河南“安全阀”。把打击传销工作纳入平安建设和社会综合治理考核的重要内容,省市场监管局每季度根据各地自评和省局核查情况综合进行年度考评。出台《处置传销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依法科学应对可能发生的传销突发事件,目前全省未发生涉传上访及负面舆情等重大事件。
江苏:四个“坚持”铲除传销土壤
今年以来,江苏省市场监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场监管总局和省委、省政府部署,坚持“打、防、控”相结合,突出四个坚持,坚决铲除传销生存土壤。全省共出动执法人员13620人次,清查传销窝点1076个,清查教育遣返参与传销人员1653人次,立案查处传销案件169件,案值1.5亿元。
坚持领导机制再提升,充分发挥引领作用。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打击传销领导机制的建设,省本级和13个设区市均重新调整完善打击传销工作领导小组,印发指导意见,对全省打击传销工作统一部署。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注重加强部门协同,建立完善区域执法协作机制,举办十三届苏鲁豫皖执法协作会议。
坚持整治成果再巩固,高压严打聚集式传销。始终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强力推进南京市聚集式传销整治。南京通过组建专业打传队伍、创新打击战法、组织集中行动、统一量刑标准等手段,集中力量将组织领导传销者“打痛”“打怕”,取得明显阶段性成效。省打击传销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照打击防范传销工作责任书有关要求,继续通过明察暗访等形式对南京“回头看”,巩固扩大整治成果。
坚持工作重点再突出,着力防治网络传销。江苏是互联网经济大省,2021年市场主体注册总数超过1000万个,位居全国第二,科技型、网络型公司较多。省市场监管部门坚持综合施策,推进治理,落实“四步工作法”,对市场监管总局转办的案件线索及时受理,目前均在规定时间内调查处置完毕。及时总结打击网络传销试点单位睢宁县市场监管局的办案经验,以点带面,向全省各地提供业务支持。抓好源头治理,稳步推进“无传销网络平台”创建工作,围绕省内网络平台企业底数开展摸排工作,制定创建办法和相关创建文书。
坚持宣传效果再优化,切实守好宣传阵地。充分利用“两微一端”新媒体开展禁止传销宣传,《幸福、我们一起守护》《拒绝传销从我做起 举报传销人人有责》短视频获评全国“第二届禁止传销公益短视频”优秀作品。重视防止传销进校园宣传工作,印发通知作出安排部署,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
重庆:优化智能检测提质效
今年以来,在市场监管总局和重庆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重庆市市场监管局会同相关部门牢固树立依法监管、公正监管理念,积极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打击传销规范直销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重庆市打击传销工作连续8年在中央综治考评中位列第一等次。
不断强化打击传销组织保障。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打击传销工作,将打击传销工作纳入平安重庆建设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考核内容。市打传领导小组将打击传销工作纳入扫黑除恶工作统一安排,印发《重庆市打击传销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进一步完善打击传销工作领导机制。
不断提升传销监测预警能力。作为市场监管总局确定的全国网络传销监测查处试点单位,重庆市市场监管局不断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与打击网络传销工作深度融合,网络传销监测预警能力进一步提升。截至目前,共向市场监管总局编制上报《全国网络传销形势分析报告》11期、网络传销个案专报36期。
不断加大传销案件查处力度。重庆市市场监管部门对传销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今年全市查处传销案件8件,涉案金额1397万元,罚没金额613万元;协助网络传销案件电子证据取证3次。
不断夯实打击传销基层基础。重庆市将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协助市场监管部门做好打击传销工作纳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依法协助政府工作事项清单(2021年版)》。进一步夯实打击传销基层基础工作,4033个社区(村)开展“无传销社区(村)”创建活动,235家互联网平台企业创建“无传销网络平台”。积极开展打击传销“六进”宣传教育活动,共播放公益广告1.2万次,发送公益短信23.7万条。
不断促进直销行业规范发展。围绕深入落实《重庆市直销行业合规经营指引》强化监管,向在渝直销企业、直销企业分支机构发出《关于切实履行企业主体责任防范化解直销领域涉众型风险的通知》。针对直销企业重大变更、直销员报酬支付、信息报备和披露情况等重点事项,积极开展直销企业“双随机、一公开”抽查。
安徽:深化打传社会综合治理
今年以来,安徽省市场监管部门遵循“党政主导、部门联动、公众参与、综合治理”的思路,围绕“看得见、防得住、打得走”的总体要求,不断完善监管手段和机制,深化打击传销社会综合治理模式,持续开展“皖剑”专项行动,深入推进“两创”工作,开展全省禁止传销宣传月活动,筹办全国第一期打传规直普法大讲堂。
筹办普法大讲堂。2021年10月,由市场监管总局规范直销与打击传销办公室指导的第一期全国打击传销规范直销普法大讲堂在安徽合肥成功举办。413所大中专院校200多万名在校师生通过直播在线接受普法教育,在线观看大讲堂直播人数累计超过50万人,有效推动安徽打传规直工作开展。
广泛开展宣传教育。省市场监管局多形式、多渠道、宽角度、全时段、全覆盖开展打击传销宣传活动。自2007年以来,省市场监管局连续15年联合省教育厅等部门开展防范传销进校园活动。2021年,省市场监管局协调省广电局在全省省、市、县三级广播电视全频道每天展播禁止传销公益广告。
深入推进“两创”工作。省打传办印发通知,强力推进各地“无传销社区(村)”“无传销网络平台”创建工作,压实基层打传责任和网络平台主体责任。截至10月底,全省创建“无传销社区(村)”11810个,创建“无传销网络平台”84个。
持续开展“皖剑”行动。自2011年以来,省市场监管局连续11年联合省委政法委、省公安厅部署开展打击传销“皖剑”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异地聚集式传销和网络传销,最大限度地防范化解传销风险隐患。截至10月底,全省共组织排查10907次,检查基层社区8148个次,捣毁取缔传销窝点214个,教育遣散传销人员722人次。
丰富直销监管内容。组织开展年度驻皖直销企业分类评价,召开 2021年度驻皖直销企业自律联席会议。组织驻皖直销企业开展以“学党史坚守初心,感恩党扬帆前行”为主题的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协调驻皖直销企业成立安徽省直销企业党员活动之家,激发直销企业党员在企业健康发展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广西:确保“脱榜”不“脱责”
今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各级打传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场监管总局决策部署,以“去存量、堵增量、防变量”为目标,按照打击防范传销工作责任书要求,对自治区内曾在“榜”的4个全国传销重点整治城市实行“回头看”,巩固打传工作成效,确保“脱榜”不“脱责”,推动社会共治。截至目前,组织开展打击传销行动4388次,查处传销案件4477件。
坚持机制不变,在巩固成效上不松懈。自治区打传办持续健全“党政主导、政法牵头、部门协同、公众参与、综合治理”工作格局,推动打击传销工作纵深发展。组织南宁、桂林、北海、防城港、钦州等打传联盟城市召开战略研判会,夯实打防传销工作整体联动基础。派出督导组对曾经在“榜”的4个城市专项督导,督促各地继续保持现有工作机制,巩固打击传销工作成效。
坚持高压严打,在治理手段上出实招。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召开专题会议,针对传销违法犯罪案件多发问题作出部署。自治区公安厅将打击传销犯罪纳入公安机关“六打”系列,部署全区开展“亮剑·2021严打严治传销”专项行动。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印发工作要点,开展打击传销“清源防流”专项行动,对“数享易购”涉嫌非法集资、传销等活动发布风险提示。南宁市开展2021年“清源”等专项行动,制定打击传销三年行动计划,严防传销回流反弹。贵港市市场监管部门依法查处“华云数字”特大网络传销案,罚没金额3.039亿元。
坚持队伍不散,在凝心聚力上有行动。自治区打传办加强对打传工作的统筹、指导、督促、检查,完善工作协同配合机制。南宁市建立由800余人组成的打传队伍和27支反传销宣教专业队伍,北海市海城区、银海区由政法委牵头组织成立城区打传队,防城港市从上到下推动落实“三级书记抓打传”工作格局,按照“基层党建+社区警务+网格化综合治理”模式,将聚集式传销整治趋向“清零攻坚”。
坚持宣教不松,在长效监管上下功夫。推动将打击传销工作纳入平安广西建设和文明城市考核范畴以及社会安全稳定动态绩效考评指标,打传工作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推动宣教普法活动进社区、进村庄、进校园、进企业、进市场,提高人民群众识别防范传销的能力。南宁、桂林、北海、防城港、钦州等市均设立反传销教育转化室,安排专员对涉传人员集中开展宣教工作。目前,自治区共开展反传销知识进校园活动169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6万份。
(资料来源于市场监管总局规范直销与打击传销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