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更多“张同学”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1年12月16日 A4 版)

  最近,在短视频平台上红得发紫的“张同学”,又火了一把——先后被中国消防和辽宁交警点名提醒。
  起床、做饭、喂狗、养鸡……这个被网友称为“粗糙版李子柒”的辽宁营口农村青年,凭借拍摄、上传农村情景剧,戳中广大网友的心。据说,“张同学”目前的粉丝量已突破1400万。
  一个发视频的,跟消防和交警有何相干?原来,在“张同学”的视频中,有个插线板多处贴着胶布,个别地方还被烧黑。对此,中国消防提醒,插线板已经“超龄”,有起火和触电的双重危险,应立即停止使用。在另一条视频中,“张同学”用三轮车载着三五好友,开心地遛街打球,又被交警叔叔提醒:农用三轮车不得载人。
  对此,广大网友赞扬现在的执法部门“越来越接地气”了,普法方式不再“冷冰冰”“硬邦邦”,而是随着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适时出现”“融入剧情”,比导演好的更真实、更自然。大家普遍表示,这样亲民的普法、提醒,不妨再多一点。
  公职人员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历来权威、严肃。这种严肃、认真劲儿,用在工作当中很有必要。但同普通群众打交道,就不能再一副不苟言笑的样子,而要能俯得下身子、耐得住性子,进得田头、坐得床头,说得百姓话、体得百姓情。只有这样,群众才认可,才服气,才拥护;也只有这样,才真正符合党和政府的要求,真正是为党和人民办实事、办好事。
  “硬宣教”没人愿听,无人爱看。对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引导方式,除拉横幅、发传单外,还有多种形式和方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宣教活动,大有学问。各地各部门倡导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开展各种体验活动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宣传形式必须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积极开拓新的阵地。针对当下互联网短视频大行其道的实际,“国家反诈中心”App走红抖音短视频平台,通过民警宣讲、网络情景剧、抓捕实录等短视频,深刻揭批典型诈骗手法,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上海警方则在繁华商圈推出“扫码摸狗”活动,扫码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就可以抚摸警犬并合影留念。善于搞笑的网友竟然担心“警犬会不会被摸秃”,这“担心”中,就是认可和接受。
  市场监管系统的各种公众开放日,也是如此。孩子们走进实验室,接受科学知识教育和识假辨假常识,在“教”与“乐”中取得良好效果。
  只要心里有责任、有群众,@张同学、@李同学,都是搞好宣传教育工作的好渠道。那些“张同学”和“李同学”,也一定乐于被@。

□大 山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