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固本谋创新 勇于实践强监管

——内蒙古建立食品安全科学监管模式纪实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1年12月16日 A5 版)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在加强食品生产检查员队伍建设和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方面开展探索实践,逐步创立了具有鲜明地方特点的监管模式。

以提升能力素质为根本,增强监督检查专业性
  加强食品生产监管队伍培训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作。自2014年以来,自治区市场监管局持续抓监管队伍建设和能力素质提升,坚持“高规格、高层次、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培训。该局连年邀请总局领导和其他省(市)专家学者,采用专题培训、现场教学、研讨交流、闭卷考试等方式,组织职业化检查员培训,先后举办培训班10期,培训人员达2100余人次。
  自2016年始,该局立足监管形势任务需要,对检查员队伍实行“理论考试+实操考核”相结合的“双考”选用人机制,持续打造一支品德好、作风硬、能力强、业务精的食品生产职业化检查员队伍。

以风险分级管理为原则,增强监督检查精准性
  除了开展各种专项整治监督检查外,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建立了基于风险管理的基层常态化监督检查机制,制定《食品生产风险分级管理工作规范》,有效衔接基层日常监督检查与风险分级管理,在实现年度检查全覆盖的基础上,增强日常监督检查靶向性。
  各旗县(市区)根据企业风险等级评定情况,合理制定年度监督检查计划,确定对企业的年度监督检查频次。自治区和各盟市通过对食品生产企业风险分级结果统计和分析,确定了日常监督检查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品种等监督检查内容。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绘制监督检查流程图并印发食品生产环节检查手册,有效规范基层日常监管行为;分析研判食品生产风险等级情况,对27大类86类食品生产过程中的风险点进行梳理,编制食品生产企业产品风险点提示手册,用以指导基层日常监管,增强监督检查的精准性。

以职业化检查员为依托,提高监督检查针对性
  自治区市场监管局依托食品生产职业化检查员队伍,探索实践以属地日常监管全覆盖,自治区级职业化综合监督抽查、飞行检查和体系检查相补充的监管模式。自治区局采取“下去一次,解决多个问题”方式,开展“查、看、检、训、考”滚动式监督检查。
  这项工作计划用10年时间完成对全区规模以上企业省级监督检查全覆盖,目前已持续推进8年,共检查企业1779家次,开展体系检查和飞行检查57家次。属地市场监管部门采取互查、巡查等形式,形成了全区自上而下的监管网。今年,自治区局对监督检查内容进行动态调整,将部分高风险企业和产品列为检查主体的同时,强化专业指导和现场培训,对14个盟市57个旗县(市、区)同步开展监督检查和体系检查,排查各类风险隐患734条,责任停产整改5家,立案3家,完成对143名职业化检查员的现场考核。

以“双随机、一公开”为遵循,强化监督检查科学性
  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建立健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机制,深入推进随机抽查的制度化、规范化,建立并适时调整监督检查人才数据库、检查对象主体名录库和检查事项清单。
  2016年以来,自治区监督检查人才数据库不断发展壮大,并依托人才数据库开展相关的自治区级监督检查工作。自治区局根据各盟市每月上报的新获证食品生产企业名单,建立动态新获证企业抽查主体名录,汇总监督抽检不合格和风险监测问题产品企业名单,建立“后处理”抽查主体名录,按不同产品类别、产品风险等级、生产规模建立相应抽查主体名录库,并按比例实施随机抽查。

□孟 宣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