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创新筑基 促万物互联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创新技术支撑5G发展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1年12月21日 A6版)

  5G,一项被称为跨时代的技术,不仅意味着更快的数据速率和更大的数据容量,还蕴含着足以改变未来生活的巨大潜力。
  日前,在广东深圳召开的2021年IMT-2020(5G)大会上,5G的万物互联之路展现在大众眼前。从应用层面来看,5G已在个人应用、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文旅、智慧交通、智慧矿山等多个领域被广泛应用。从覆盖面来看,截至今年10月底,我国累计建成5G基站超过129万个,覆盖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市区、97%以上的县区以及50%的乡镇镇区;终端连接数超过4.7亿,用户渗透率达到28.7%。
  一切现象表明,5G的“出圈”势在必行。5G技术融合万物惠及百业,而做好基础研究和建设是先决条件。
  据业内人士分析,当下5G发展仍面临着不小的考验。首先,在无线电频谱资源稀缺、通信技术发展迅速的情况下,频谱资源消耗量越来越大,该如何高效规划5G频率?其次,5G是多技术集成网络,其终端多支持2G至5G等多种无线通信技术,再加上Wi-Fi、蓝牙和无线充电等技术功能,该如何保证5G终端质量稳定?再次,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5G网络建设和终端生产受到冲击,该如何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形势下保障5G产业发展?
  面对上述难题,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作为国家质检中心,一方面紧密围绕5G发展的国家战略部署,积极参与5G频谱规划的前期技术验证工作,做好对政府及行业的支撑;另一方面主动开拓创新,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促进5G产业高质高效发展,重点保障5G通信网络建设和疫情防控物资检测服务。
  记者了解到,中心自2020年起研发构建5G终端射频自动测试系统。目前,系统集成5G综合测试仪、微波信号源、频谱分析仪,以及中心自主开发的5G射频开关箱,成功搭建了5G终端射频测试自动化环境。
  “5G引入了如OFDM、MIMO、波束赋形等多项新技术,这对5G射频自动测试系统提出了更高的性能指标需求,也对终端射频测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中心有关负责人称,根据5G测试标准,中心设计并生产出由基础链路模块、滤波器模块、一致性测试模块、仪表保护模块、扩展模块组成的射频开关箱。“这种模块化的设计使得整个系统具有高稳定、高性能、可灵活配置、可扩展等特点。相关测试方法研究和自动测试系统的模块化设计方案还可以推广到其他无线通信新技术的研究中,有利于提高我国射频测试的整体水平,保证5G通信设备对频谱资源的科学、有序、高效利用,保障5G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据测算,5G终端射频自动测试系统上线以来,检测时间由原来的70小时/型号降至27小时/型号,测试周期缩短为原先的三分之一,检测时效大大提高的同时,还降低了人员操作误差的风险。
  推动无线电管理制度在企业的普及,帮助企业改进5G产品性能,帮助企业5G产品顺利上市,也是中心作为国家质检中心义不容辞的责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初,华为、中兴、VIVO等企业复工复产受阻,尤其是在5G设备型号核准测试和认证、保障一线抗疫医疗机构通信网络畅通等方面遭遇困难。
  中心通过管理创新,多举措助力企业突破难关,尽最大可能保证重要检测业务不断档、服务品质不降低、疫情防控不松懈。“通过对讲机沟通测试项、拉长网线连接配合测试、单独开辟一个楼层隔离区安排测试……”在华为终端有限公司发来的感谢信上,中心的服务被给予高度评价。
  “当时,中心业务受理部门设置了专人专岗,密切关注5G网络设备相关的检测任务,通过网络、电话、微信等方式开展检测任务受理;检测部门人员陆续分批恢复工作,部分检测工程师安排在单位附近统一隔离住宿,采取协调专车接送等方式提高在岗工程师人数,并采取一天双班、周末加班等方式增加总体工作时间。此外,还搭建了临时实验室,在楼外设立临时调试整改区域,为5G网络建设、5G终端产品上市检测开辟绿色快速通道,帮助国内企业的重点产品完成全球市场认证检测,保障和服务疫情期间国内无线电产业的发展。”中心有关负责人说。
  从5G商用牌照发放至今,中心共完成5G终端型号核准检测512个型号、5G基站型号核准检测322个型号,完成应用5G技术的CCC产品认证检测536个型号,完成5G国际委托认证检测12个型号,服务涉及华为、中兴、OPPO、VIVO、小米、摩托罗拉、三星等20余家中外企业。

□本报记者 陈 静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