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近五十万气瓶贴上“电子身份证”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2年01月11日 A6 版)

  本报讯 2021年以来,河南省商丘市市场监管局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结合“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总要求,积极探索气瓶充装质量追溯系统建设。该局将全市158家液化气站49万余只气瓶纳入智能化监管平台,从根本上解决了超期瓶、报废瓶的非法充装问题,累计控制超期和报废气瓶达5万余只,实现了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气瓶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监管模式。
  为气瓶贴上“电子身份证”,实现气瓶可追溯安全监管。该局对每个气瓶安装可识别的“电子身份证”,建立气瓶电子档案,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手机微信“扫一扫”功能扫描电子标签,了解气瓶出厂信息和充装检验信息,获取气瓶安全状况,实现了来源可查询、去向可追踪、全过程溯源管理,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监督。
  “疏”“堵”结合,从源头上杜绝报废瓶、超期瓶在市场流通。“疏”,即要求正在运营充装许可液化气站自有产权气瓶不低于3000只,对超期气瓶采取以旧换新或交押金免费使用等方式,不断增加市场自有产权气瓶供给量。“堵”,即安装气瓶质量信息化追溯系统后,通过扫描气瓶“电子身份证”,系统会自动识别超期未检、检验不合格、非自有产权和未办理使用登记等的气瓶,并自动锁枪,使其无法进入充装环节;全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督促充装单位落实安全主体责任,严格执行自有产权气瓶充装制度;严厉打击充装非自有产权、超期未检、检验不合格、报废、非法生产或制售翻新“黑气瓶”以及缺漏项检验、将未去功能化处理的报废气瓶转卖他人等违法违规行为。
  推广气瓶安全责任保险,夯实风险管控体系。该市以夏邑县为试点,推广了“一充一保、即充即保”的气瓶责任保险模式。此模式明确气瓶安全责任保险的投保主体为充装单位,保险期限为本次充气开始至下次充气开始,通过“保险+追溯+服务”监管模式倒逼充装站及时上传气瓶的充装信息,实现了从充装到运输、储存、配送、使用等各环节全链条信息化管理。目前,总保额3400万元的液化气充装单位生产责任保险已全县覆盖,夏邑县29家液化气充装单位8.9万余只参保气瓶一次性上传追溯系统。按新的保险模式,每只气瓶每次充装只需缴纳保费0.15元,在用户用气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导致的第三者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经确认被保险人(充装单位)无责时,可以获得保险补偿。
  “针对气贩子隐蔽送气、大罐倒小罐等问题,我们将引导改变传统用户上门充气的模式,进行统一呼叫、上门配送、安装安检,避免液化气瓶运输途中的风险隐患。”该局局长戚征伦表示。

□张 凯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