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嘱托再发力 服务小吃大文章
——福建省三明市开展质量管理提升行动助推沙县小吃产业发展纪实
沙县小吃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经过多年的打拼,现已发展为年营业额过500亿元、生产企业200家、门店超8.8万家的特色富民产业,是福建省三明市一张享誉海内外的靓丽名片。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沙县夏茂镇俞邦村调研时,明确指出“沙县小吃在现有取得成绩的基础上,还要探索,还要完善,还要办得更好。”为落实好总书记的嘱托,福建省、市、区三级市场监管部门主动对接,借力中国船级社,靠前服务,敢于创新,围绕沙县小吃产业开展质量管理提升行动,切实解决沙县小吃企业在标准、质量管理、检验检测、品牌发展等方面的迫切需求,助推沙县小吃产业再出发。
标准引领健康发展
用标准统一原料、统一产品、统一环境、统一服务,是评价和衡量沙县小吃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标尺。
根据沙县小吃产业链,三明市市场监管局构建包括原辅料种植和养殖、质量要求、加工制作、产品与服务、包装、运输、配送、贮存等在内的标准体系,形成了涵盖4个方面200余项标准的体系框架。
同时,根据沙县小吃产业发展的需求,该局梳理出亟须制定的32项标准,抽调力量,聚力攻坚。不到一年时间,在产品方面,发布烤豆干、芝麻饼、包心豆腐丸等8项制作规范标准,制定修订了小笼包、蒸饺、芋饺等10项核心产品标准;在经营方面,完成了《沙县小吃餐饮门店经营规范》《沙县小吃门店形象标志规范》《沙县小吃公用品牌管理规范(餐饮)》标准制定,沙县小吃集团有限公司获批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在物料栽培方面,完成了《多花黄精栽培技术规范》等7个标准的制定修订。
该局推动沙县小吃相关标准申报省地方标准,努力构建统一的市场规则。目前沙县小吃已发布4项省地方标准,2项省地方标准已获批立项,1项标准申请修订已获批。
认证提升管理水平
三明市市场监管局以中国船级社技术力量为主导,在沙县小吃核心区选定20家沙县小吃生产企业,开展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试点,帮助企业增强质量意识,正确运用先进管理方法,提升质量绩效,力争以点带面,提供可复制经验。
精准培训,提升人员素质。以2021年3月沙县组织召开的小微企业质量管理提升行动试点启动会为契机,组织专家多次深入企业,针对不同层级、岗位特点,分别对企业主要负责人、相关管理骨干进行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培训,普及质量管理知识,增强企业质量管理意识。
找准问题,提升管理体系。市场监管部门先后5次到沙县小吃生产企业进行现场调研,从内外部环境、生产管控、人员管理、设备设施管理、产品放行、不合格品控制等方面,找出主要质量痛点和产生问题的原因,列出问题清单。量身定制提升计划,确定管控工作流程、控制节点和控制规范等,再造流程,实施精准帮扶,提供个性化服务。用指南对标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建立符合企业实际的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工艺作业指导书、检验规范、安全操作规程,形成了质量管理手册、支持性文件和运行记录3个层次文件,并在运行体系中持续改进。
瞄准靶心,提升企业效益。通过试点,企业增强了内生动力,质量管理能力和效率显著提升。如沙县叁辉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是从事速冻小笼包生产的企业,该公司试点前,优品率偏低,只有85%。经专家诊断,主要原因是对原材料、工艺等环节变更变化时,不能很好地进行管控。随后技术专家加强了过程变更等环节的管理,实施后收效显著,小笼包优品率提高到了95%,每月可增加效益5万元。目前20家沙县试点企业已全部通过验收,有7家被评为优秀,有5家企业已通过审查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11家企业已具备发证条件,近期将安排发证审查,1家企业的经验做法被推荐申报市场监管总局优良案例、3家企业的经验做法被推荐申报省局优良案例。
检测保障风味品质
三明市市场监管局依托市检验检测中心和一品一码福建有限公司打造沙县小吃检验检测服务技术平台,保障沙县小吃风味品质。
加大硬件投入力度。围绕沙县小吃风味品质等共性需求,优化硬件,提升沙县小吃企业产品与农产品的检测能力,先后投资购置检验检测仪器设备总价值约1600万元,取得食品检测资质认定项目900多项,生态环境资质认定项目700多项,实现小吃检测需求项目全覆盖。
加大监督抽检力度。2021年以来,政府共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集中用于涉及沙县小吃原料、产品等抽检。目前,已为沙县小吃的食用农产品、小吃半成品、成品开展各类抽检达400批次,抽检合格率100%;接受小吃产品委托送检1456批次,为企业产品质量把好进口关。
加大技术支撑力度。发挥技术机构技术优势,坚持技术创新,牵头组织制定沙县小吃相关标准25项,申报专利成果24件。开展食品检测数据质量分析和食品安全隐患排查,为沙县小吃安全提供技术保障。
□李清华 孙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