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同舟18年

——我与《中国市场监管报》的故事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2年01月25日 A4版)


  光阴似箭,年华如水,一转眼,18年过去了。2004年,我从江西省瑞金市基层工商所调到局机关办公室上班,直到去年9月,我才离开办公室,交流到别的岗位。搬迁办公室那天,我从书橱里翻出了一沓厚厚的《中国工商报》(2018年12月更名为《中国市场监管报》,以下统称《中国市场监管报》),那里的每一张报纸都有我的新闻作品。我也好像从那些发黄的报纸中,看到了自己18年墨香耕耘的身影。
  回望18年来的点点滴滴,许多往事犹如云烟,但与《中国市场监管报》的情缘,却如雕刻般印在了我的记忆深处,让我时时想起,难以忘怀。
  18年前,我对新闻写作一无所知。从未写过新闻稿件的我,却要承担起全局新闻宣传工作的职责。一时间,我手足无措,不知从何下笔,更不知如何投稿。我清晰地记得,开始采写的10多篇稿件发出去后,均杳无音讯。当时我还埋怨:领导让我负责新闻宣传工作是乱点鸳鸯谱,甚至有了转岗的想法。
  大约3个月后,局领导让我报名参加中国市场监管报社举办的通讯员培训班。那时的瑞金,交通不便,没有火车,更没有飞机。我提前2天搭班车前往赣州,再从赣州转乘火车到北京。尽管经过了2天2夜的奔波,但我并没有感到旅途的劳累。
  这次培训,我有了很大的收获。第一次知道了什么是新闻,以及新闻写作的基本常识。更重要的是,报社的编辑老师教会了我怎样给《中国市场监管报》写稿。当年,我在《中国市场监管报》发表了《瑞金食品市场变“两相难”为“同喜乐”》《用好每个子走活整盘棋》《“红色经济”扮靓瑞金》等10多篇稿件。之后,我采写的新闻作品见报频率大大提高。
  作品见报后,领导表扬,同事夸赞,我也有了一种莫名的成就感,由此激发了我写稿的兴趣和热情。从此,我便走上了一条新闻写作之路,一直坚持到现在,从未间断过。
  18年来,我所流过的汗水和泪水,让我切身感受到新闻写作的艰辛和痛苦。我不是专职的通讯员,需要完成办公室的其他工作任务,写稿往往要利用周末和节假日时间。我所经历的劳累、委屈与欣慰,酸甜苦辣都浸透在新闻作品中。《中国市场监管报》成为我一生的良师益友。
  它是我揭露违法行为、提醒消费维权的有力武器。2004年,我在工作中发现,瑞金有的水暖材料经销商与房屋装修工勾结,变相强制消费者到指定商店购买商品。经过深入采访,掌握第一手资料后,我写成了《商店有托儿,提价拿提成,不在此处买,质量不保证——瑞金商业贿赂引发安装工强制交易》的新闻作品发表在《中国市场监管报》上,不仅使不法奸商受到了应有的处罚,还震慑了其他违法商人。后来,我在《中国市场监管报》上陆续发表了此类新闻作品,揭露了不法奸商牟取非法利益的真实面目,为消费者维护自身权利提供了有益参考。
  它是我分享工作经验、探讨监管方法的交流平台。商业广告监管是市场监管部门的重要职责,但虚假违法广告总是难以得到有效治理。特别是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发布的虚假违法广告很难查处,屡禁不止。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对此,我在《中国市场监管报》上发表的《善意提醒事前防范严厉警告曝光虚假——瑞金“广告警示”步入良性循环》《效能监察促媒体自律 部门协作保内容真实——瑞金广告整治“一剑封喉”》等稿件,为全国市场监管同行提供有益的交流和探讨。有地方同志还特意打来电话,索要更加详细的资料,供他们学习和借鉴。
  它是我报道民生热点、展示部门形象的重要媒介。18年来,我采写的新闻稿件中,涉及民生热点的很多。像保障食品安全、服务下岗再就业、参与脱贫攻坚、引导产业发展等,都是我写稿的重点。一直以来,《中国市场监管报》为我发稿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比如,《脚踏三轮车消失的背后——瑞金工商引导下岗失业人员从就业到创业》《瑞金构筑农村消费维权服务体系》等,《中国市场监管报》都是安排在头版头条位置发表的。位置显眼,篇幅大,瑞金市场监管部门的良好形象得到了全面展示。
  这18年,凭借赤子之心,我以浓墨重彩,客观真实地记录着市场监管的每一道彩虹和每一道坎坷。对我来说,这是一场演练,也是一种积累。从中,我锻炼了一种能力,酿就了一股豪情,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连续10年被中国市场监管报社评为优秀通讯员,获得第三届、第四届“工商新闻百星·耘墨之星奖”。
  如今,我已告别办公室工作的繁杂琐碎,却依然难以割舍对新闻工作的一往情深,依然在奔波忙碌采写市场监管新闻稿件。面对自己心爱的新闻事业,我可以无不自豪地说:今生无悔!

□江西省瑞金市市场监管局 钟小平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