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力西:质量立厂品牌兴业 专精电气三十八载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2年03月15日 T09 版)

  □


  □


  □德力西前身乐清县求精开关厂。


  □德力西智能数字化车间。


  □德力西“准妈妈工作专线”。


  □德力西研发(芜湖)检测中心揭牌。


  □德力西打假现场。


  □2004年10月23日,德力西集团董事局主席胡成中出席红丝带爱心家园奠基仪式。


  □2020年11月27日,云南省泸西县中枢镇德力西电气工品汇希望小学揭牌。

  2022年初,德力西集团以连线方式召开 2021年度总结表彰大会,主会场设在上海总部,温州、杭州、乌鲁木齐、成都、沈阳、东莞等17个分会场以视频或直播方式接入。现场,德力西集团总裁胡煜鐄披露德力西年度“成绩单”:集团电气主业营收、总营收、总资产实现“3个两位数增长”,低压电器方面增幅名列行业前茅,综合实力提升达到近年来最好水平。
  探寻这家创业38年的电气行业龙头企业长盛不衰的成功密码,人们发现,这无疑与其创业以来始终坚持的“质量立厂、品牌兴业”经营风格紧密相关。多年来,德力西通过内铸精品、外塑形象,走出了一条科技兴业的创新发展之路。

行正走直 乘改革开放春风而起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德力西集团董事局主席胡成中从创企之初就将这句话视为立企之本。也正是坚守这句话,让他在国家改革开放的时代浪潮中,牢牢把稳了德力西这艘大船的前进方向,在一个又一个命运的岔路口做出正确选择。依靠诚信品质,坚守质量底线,德力西在民营经济的大浪淘沙中迅速崛起,在创新中实现跨越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初期,浙江温州柳市是闻名全国的低压电器产销基地。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当地大大小小的加工厂林立,但与此同时,有的企业为了赚快钱偷工减料,也有一些商家以次充好、以假乱真,这就导致柳市低压电器市场陷入恶性竞争。年轻的胡成中置身其中,面临着跟风从众还是以质兴企的关键抉择。
  多年跑供销业务的经验让胡成中深深懂得:经济大发展,低压电器产品供不应求,只要质量好,不愁没销路。1984年,胡成中和几个合伙人在乐清柳市创立“求精开关厂”,这便是德力西的前身。取名“求精”,目的就是要树立“精益求精”的经营理念。
  为此,胡成中三赴上海求贤,每次都坐一天一夜的轮船,历经艰辛,最终请到了上海人民电器厂的老工程师王中江。
  在王中江的指导下,求精厂生产的热继电器很快成为畅销产品。但王中江指出,求精厂还缺一个检测实验室,产品没有正规、严格的检测数据,仅凭肉眼观察是不行的。
  然而,要想建设这样一个合乎国家标准配置要求的检测实验室需要数十万元,远远超过了求精厂全部流动资金的承受能力,家人、亲友、股东都不支持。最终,胡成中力排众议,借款购置上海最先进的设备,经过一个多月的安装调试,于1986年底建成了当时全国民营电气企业中较早的热继电器检测室,并经原机械工业部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验收合格。
  有了这个实验室打底,求精厂的产品走上了合规、合标之路,在温州地区率先拿到了原机械工业部颁发的工业品生产许可证。
  1990年,一场打假行动在全国范围展开,风暴席卷柳市,1267家低压电器门市部关闭,1544户家庭工业户歇业,而求精厂则凭借过硬的质量、规范的管理,成为政府鼓励、扶持的正面典型。这一年,求精厂产值突破千万元大关,赶上当时国内最大的上海人民电器厂水平。
  凭借始终秉持的工匠精神,求精厂在打假风暴中安然无恙,更为以后的发展夯实了基础。随后,胡成中通过对同行小企业进行兼并联合,于1991年成立了浙江德力西电器实业公司,正式开启了德力西的实业报国之路。

质量为本以 创新锻造核心竞争力
  初创期以质量在竞争中取得先机的德力西,将“质量立企”的质量管理理念视为企业发展基因。
  多年来,在视质量为企业生命、坚守“质量第一”理念的企业文化引领下,德力西构建了以质量为核心的经营管理模式,不断深化质量系统改革:推进一流设备和设施装备第一线,实现关键零部件制造专机化、零部件质量检测数显化、产成品装配自动化、产成品检测电脑化;完善质量管控机制建设,提升系统管控能力,强化质量风险管控;建设专业质量管理团队,强化质量队伍建设与能力提升,全面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质量提升关键在创新。德力西坚持创新驱动彰显中国智造理念,始终将自主研发摆在首位。集团建立了“德力西科技创新基金”,制定《研发经费核算办法》,每年拿出产品销售收入的3%至5%用于科研事业,公司70%以上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同时,集团拥有全国同行业生产企业首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且与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开展低压电器行业前沿技术研究,开发出更多具备遥控、遥测、遥信、遥调功能的产品;主导和参与制定国家标准80多项,有效专利总数达1000多项,获得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
  当前,德力西加速研发,推动低压电器产品向智能化、模块化、小型化和高性能方向转变。德力西电气推出的“登峰”等系列新产品,完美展现了德力西智能化、数字化创新发展取得的巨大进步。
  对德力西人来说,新产品的研发生产,不只是一次优化,更是一次进化,必将引领低压电器全行业品质提升的新革命。

守护“金字招牌” 坚信法律公平正义
  品牌,是企业最重要的核心资产之一。从温州乐清“前店后厂”的家庭作坊起步,德力西在胡成中的带领下,孜孜无怠38年,打造出中国电气行业的龙头企业和业内屈指可数的本土著名品牌。
  与其他深受市场认可的知名品牌一样,德力西多年来也饱受“傍名牌”、假冒伪劣等侵权行为的困扰。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涉企侵权行为处罚力度,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对德力西开放“绿色通道”,切实解决德力西品牌维权难题。
  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进一步提升了德力西运用法律武器持续打击各类涉企侵权行为的信心。
  自1994年以来,中国电气市场长期存在“两个德力西”现象。由胡成中创立的德力西集团作为行业龙头企业,为捍卫自己的“名称权”,多次诉诸行政和司法程序,要求“蹭名”的某企业及其子公司不得使用“德力西”字号,双方纠纷持续近30年。去年,某企业的上诉被依法驳回,德力西集团的诉求获得支持,这场旷日持久的字号之争最终“一锤定音”。
  此外,德力西商标侵权案件也屡见不鲜,很多冒牌货打着“德力西”旗号在市场上鱼目混珠。其中,近些年,市场上就出现了一个“某某徳力西”。乍一看,两个品牌几乎一模一样,但仔细分辨,这个“徳”字是异体字,比正牌德力西的“德”字少了一横。
  这家“某某徳力西”实际经营地和发货地都在浙江乐清,却到深圳注册,还以“徳力西电器专业直销”为名设立网络店铺,大量销售与德力西集团主营产品同类的变频器、稳压器等产品,存在明显“搭便车”的故意,客观上也误导了消费者,损害了德力西的利益。
  为此,德力西集团法务中心提起诉讼,要求判令“某某徳力西”停止侵权及不正当竞争行为、变更其企业名称并赔偿损失。
  法院审理认定,德力西集团注册在低压电器商品上的“德力西”商标被《世界名优产品商标设计精选》(中国卷)收录,德力西集团商标权利状态稳定,应受法律保护。“某某徳力西”在淘宝店名称、商品名称中使用“徳力西”标识的行为,侵犯了德力西集团的注册商标专用权。
  最终,法院判决“某某徳力西”停止侵犯德力西集团注册商标专用权和侵犯德力西集团企业名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于判决生效后30日内变更其企业名称并不得含有“徳力西”字样,于判决生效后10日内赔偿德力西集团经济损失15万元。
  多年来,德力西积极设立专业打假机构,持续配合市场监管、公安、司法等有关部门千里追踪、屡破大案,有力震慑不法分子,有力廓清市场环境,维护了企业和用户的合法权益。
  近3年间,德力西打假机构共出动1500多人次,巡查全国各地市场60多个,协助各地市场监管部门查办假冒德力西注册商标案97件,案值达2000万元;公安经侦部门刑事拘留53人,其中23人被法院判处实刑。
  胡成中信心十足地表示,随着国家品牌战略的深入实施,更大力度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将助力民族品牌与中国智造比翼齐飞,德力西的“金字招牌”会日益闪耀。

矢志共同富裕 高扬企业社会责任大旗
  胡成中曾在其所著的《财富与责任》一书中写到:“创造财富是一种社会责任,正确使用财富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德力西把“德报人类,力创未来”作为企业使命,其宗旨就是要真诚地回报社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这不仅是德力西发展的内在基因,也是德力西不断助力共同富裕的自觉行动。
  “社会是企业家施展才华的舞台,只有真诚回报社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家,才能真正得到社会认可,才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企业家。”胡成中说。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重要力量的民营企业,必须把推动共同富裕作为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战略方向,贯彻企业发展始终。这不仅是民营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应尽义务,也是民营企业赢得员工、股东和社会尊重,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长远需要。
  多年来,德力西坚持以人为本,关爱员工。本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2000年9月,集团成立了“德力西职工互助互济基金会”。至今,基金会已累计救助困难员工1000余人,发放慰问金500多万元。
  2005年9月,集团建立了“准妈妈工作专线”。在这条流水线上工作的“准妈妈”们不被要求统一穿工作服,可以穿孕妇装,日产量可根据身体状况自主选择,不被安排加班,不被安排干重活。如果遇到身体不适,“准妈妈”可以向领导请假或提前下班,甚至在工作中出现失误时,也可以不被扣分、不被处罚,目的就是减轻女职工在生理特殊时期的不适,保护其身心健康。设立10多年来,德力西“准妈妈工作专线”关怀更贴心、服务更到位。对此,大量新闻媒体进行了突出报道,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被新闻媒体称赞“闪烁着人性之光”。
  为解决外来员工子女暑期看护问题,消除员工的后顾之忧,自2006年起,德力西专门设立了“小候鸟”暑期班,聘请专业老师授课,为孩子们免费提供午餐、点心及文具用品等。到现在,“小候鸟”暑期班已开办10多年,参加学习的“小候鸟”已超过5000人次,总投入超过1000万元。
  在为社会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德力西积极参与扶贫济困,支持希望工程、慈善事业。其中,乐清市民营企业扶贫济困总会成立时,集团就一次性捐款2500万元。为了救助艾滋孤儿,德力西参加发起成立中华红丝带基金会,认捐基金1000万元。自1997年在四川省南部县中房湾村援建第一所希望小学以来,德力西以平均每年一所的速度累计援建20多所希望小学。公司还积极投身光彩事业,在国家级贫困县(区)——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创办光彩市场,多年来累计投入10亿多元,创造了2万多个直接就业岗位,为嘉陵区如期“脱贫摘帽”贡献了重要力量。
  迄今,德力西已为扶贫、教育、环保等公益慈善事业累计捐资2亿多元,被授予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奖以及“全国文明单位”等诸多荣誉称号。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