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城市能源供应“动脉”的安全
——浙江省特科院全力保障城市燃气管道安全纪实
编者按
地下管线是城市安全运行的“生命线”,燃气管道作为城市能源供应“动脉”之一,为市民提供了安全、便利、环保的清洁能源。城市燃气业务的持续发展,使得燃气管道安全越来越成为人们广为关注的焦点。
在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省特科院),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长期从事着长输油气(站场)管道、城市燃气管道、大型常压储罐的检验评价工作,为城市燃气管道安全筑起保护墙。
技术支持 保障重大项目工程
2021年“平安护航建党百年”全省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期间,浙江省特科院管储所燃气领域专家们加入到暗访督查小组,对燃气及油品领域进行大整治大排查。
“您好,这是我们的介绍信,我们是浙江省政府督查室委派的工作人员,现对你们单位燃气领域特种设备安全生产整治相关事项进行督查,请予以接洽并协助。这位同志,请出示你的工作证并同时报出你们公司报警及应急电话,谢谢!”暗访督查小组成员在某天然气公司门岗处说。
在该同志的报告下,温州暗访组正式开始暗访。专家们走进一家使用燃气的面馆,问道:“老板,你们燃气使用是管道气还是钢瓶气?你们知道怎么安全使用吗?”老板表示是钢瓶气,一直在合格的瓶组站购置。
随后,暗访组针对气瓶瓶身进行了二维码扫查信息检查,确定不是非法气瓶。2天1夜的行程,温州暗访组共暗访督查燃气及油品领域企业17家,包括餐饮企业、中小学校、燃气公司、油气长输管道门站、液化气储配站、LNG储配站等,发现问题隐患近50项。
同期,省特科院管储所多位专家先后受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省住建厅、省应急厅、省能源局委托,参与针对燃气领域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应急保障等重要工作中。
早在2009年,省特科院就率先在浙江省开展城镇燃气管道的检验工作。2014年,省特科院将长输管道检验技术成功应用到城镇燃气管道检验中。截至目前,该院累计检验各类燃气管道4000多公里,先后发现各类缺陷隐患上万个,其中,燃气泄漏、腐蚀减薄、严重变形、焊缝开裂等严重隐患上千个。
人防+技防 织牢管道安全守护网
近年来,为适应长输管道、城燃管道全方位、多手段检验的发展趋势,省特科院引进大批高端先进的检验仪器装备,具备非金属管道实验能力,检测设备与技术人员共享,全方位满足检验检测需求。
凭借雄厚的科研实力,该院先后承担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重点开展城市燃气聚乙烯(PE)管道检验相关技术研究工作,独立研制开发包括聚乙烯燃气管道风险评价技术、聚乙烯管道埋深与定位技术、聚乙烯管道电熔接头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等一大批国内领先的技术,填补了浙江省在城燃管道检验上的空白。2014年起,该院全面开展城市燃气聚乙烯管道检验工作。
针对城燃管道的管理人员、运行人员以及监管人员,省特科院先后组织了安全使用管理教育培训、监管技术交流培训、隐患排查技术培训等,并联合多家城燃公司开展应急救援演练与应急救援处置,提升了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与应急处置能力。
与此同时,该院借助数字化技术提供应急保障。可视化远程专家诊断及处置系统是省特科院近年来研发的应急处置专家系统,可实时连线应急处置专家,提供服务,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应急处置工作。2021年,省特科院长输管道与储罐检验所利用该系统先后处置了台州临海地区、嘉兴桐乡地区、绍兴上虞地区等地中压燃气钢管疑似材质误用、燃气管道第三方破坏、管道异常振动等事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城燃管道内检测 筑牢燃气管道安全保护墙
2021年国庆节期间,随着洲泉门站收球筒阀门的切换,一声闷响,三轴高清漏磁检测器顺利到达预定收球站。这预示着桐乡某燃气公司所属次高压燃气管道内检测项目现场工作顺利完成。
这条燃气管道连接洲泉门站与桐乡门站,全长约24公里,全程埋地铺设,途经水田、马路、河流等复杂地形。为全面掌握这条埋地管道的安全状况,省特科院采用国内先进的三轴高清漏磁检测器,实现在线状态下对这条管道进行内检测。
经过现场全方位踏勘,技术人员制定了周密的技术方案。技术人员过着颠倒黑白的生活,为了燃气调峰需要,每天晚上7时,他们从桐乡门站发出检测装置,3个跟踪小组一路监听,直到凌晨2时在洲泉门站收到检测装置,历时5小时,才能顺利完成一次发球操作。7天6夜的连续工作,管道检测终于进入尾声。
此外,几何变形检测器和漏磁检测器均一次性发球成功,这也是省特科院首次在城市燃气公用管道实施内检测技术,发现了管道多处变形及腐蚀减薄隐患,保障了管道的安全运行。
□哲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