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形势下互联网广告监管的探讨(下)
三、案例启示
1.加强跨区执法联动,凝聚执法合力。
本案中,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及发布场所管理者分布在北京市东城区和朝阳区,跨区调查存在一定难度。东城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朝阳区市场监管局,得到迅速回应和全力支持。两局执法人员前期线上会商,对涉嫌违法行为和违法主体的基本情况分析研判,制定执法方案和取证重点,出动执法骨干对广告主经营场所进行现场检查,分工配合,精准取证,固化了大量证据,分别对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作出相应处罚。
当下广告呈现出多形态、多层级、跨区域等特点,在一个完整的广告流程中,无论从广告主还是从发布者逐级调查,将两者对应串联起来变得越来越不易。因为互联网的便利性,多层跳转所关联的广告经营主体也不再受地域的局限,涉及范围可能遍及全国各地。尤其是网络广告的多级跳转,给链条式调查增加了工作量,加大了难度。同时,广告内容的多样性也给执法监管带来更多的困难。以此案为例,在判断这则广告的违法事实时,需要确认当事人从事的是否医疗项目,检查广告主的设备是否医疗器械。检查医疗器械时,从履职规范角度看,会涉及医疗器械是否规范、是否备案、是否有相关要求等因素。从广告监管出发,对于当事人医疗器械使用跨区执法是否具有管辖权的延伸,可能就存在争议。综上来看,跨区联合执法势在必行,是规范监管与正确履职的有效手段。
本次跨区联合执法充分发挥各区局的优势和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凝聚执法合力,实现互助互补、资源整合、信息共享。
2.丰富线索挖掘手段,填补监管漏洞。
随着信息时代高速发展,互联网广告的发布渠道日益丰富,传统的电脑、手机端已经无法满足广告的投放需求,商家将目光投向更新型的媒介。本案中,KTV点歌系统便是一种新的广告发布媒介,投放人群更为精准,投放方式更为隐蔽,市场监管部门很难通过大数据监管到此类广告行为。难以监测的投放方式,给部分不法商家提供了违法空间,不利于市场健康发展。为了更好地加强监管,与时俱进,市场监管部门应当拓宽监管思路,更新监管模式,在对平台广告严格审核之余,利用12315和12345举报线索,挖掘新的广告投放平台,了解最新广告投放趋势,不断填补监管漏洞。
3.完善互联网广告立法,规范网络行为。
数据统计,全国互联网广告营收高达5000多亿元。有的广告商心存侥幸,钻法律空子伺机发布违法广告,严重阻碍互联网广告市场的良序发展。特别是微信广告,因微信本身具有个人隐私性,监管部门无法监测微信内容,发现违法行为,给部分商家以可乘之机。这些商家利用微信公众号、扫一扫小程序等手段精准推送广告内容,且随时能修改删除广告,导致线上监管面临取证难、违法主体确定难等问题。建议立法部门进一步完善互联网广告立法,出台细化实施标准,明确平台的主体责任和审核责任,提高平台准入门槛,加大违法惩处力度,还消费者一个清朗的网络生态环境。
4.强化多部门联合监管,加强信用公示。
执法人员应充分利用多部门“双随机”检查、整治虚假违法广告联席会议等机制,对医疗、金融、教育等重点领域加大联合检查、联合督查、联合告诫、联合公告、联合办案力度,强化部门间的信息沟通通报,将查办案件及处理相关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等重要监管信息通告相关部门,由行业主管部门及时作出暂停产品销售、吊销经营许可等相应处置,增强处罚措施的联动效能,形成对违法行为的有效震慑。同时,市场监管部门应加大信用信息公示力度,依托公示系统,对重点领域屡禁不止、屡罚不改以及严重违法失信的企业,实施集中公示、重点曝光,“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督促企业约束自身广告宣传行为。
□北京市东城区市场监管局 李向苗 朱 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