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严”字落在实处系列谈——

共创食安信阳 共享美好生活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2年04月07日 A5 版)

  作为食品原材料丰富的农业大市,河南省信阳市现有食品生产企业635家,备案的食品小作坊逾1000家,食品销售经营者3万多家,餐饮服务单位近2万家,约占全市市场主体总量的八分之一,有效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显得格外重要。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信阳市市场监管局立足“严”的主基调,严格遵循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为统领,在全市自上而下建立了各级食品安全责任清单,不断完善过程控制体系、产品追溯体系、风险防范体系、责任落实体系建设,实施从“农田到餐桌”的闭环管理模式,推动市场主体及种植养殖户真正把保障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落到实处。
  在近年来全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延伸绩效管理工作考核及全省食品安全评议考核中,信阳均名列前茅,多次受到省食安委通报表扬。信阳市市场监管局把保障食品安全这项民生工程全面融入市委、市政府“美好生活看信阳”品牌塑造进程。2022年,我们将着力加强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综合施策,不断推进治理机制创新,全面织密织牢食品安全“防护网”,全力守护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强化源头治理,建设“从农田到餐桌”全链条保障体系。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我们将持续聚焦产业发展和提质升级,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和食品生产电子追溯体系建设,全面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加强农业监管与市场监管部门间的沟通衔接,倒逼生产、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
  强化动态管理,实现食品安全精准监管、智慧监管。食品安全监管点多、线长、面广,新的经营形式、消费模式不断涌现,要求不断创新监管方式。我们将积极推进“互联网+监管”和食用农产品“一证一码”“一品一证一码”,推行远程监管、移动监管等非现场监管方式。以“互联网+智慧监管平台”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为依托,全面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和“6S”规范化管理,倒逼餐饮服务单位形成“阳光宴会厅”。以探索建立质量安全联盟为契机,鼓励不同优势特色产业分别建立质量安全联盟,带动千家万户走上规范安全生产轨道。
  强化执法监管,持续巩固食品安全稳中向好的局面。我们将依托公益诉讼检察联络室功能和作用,进一步强化检察公益诉讼和部门协同执法。结合今年年初部署开展的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及深化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持续开展好2022年民生领域“铁拳”行动等专项整治工作。充分发挥以快检车为主体的食品快检体系作用,加强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食品安全快检室信息溯源平台建设及电子秤具溯源管理,通过强化警示约谈、监督监测和抽查检查,广泛开展食品安全日常检查、交叉巡查和生产安全规范提升行动。同时,加大典型案件曝光、假冒伪劣食品公开 销毁和宣传引导力度,切实维护好食品市场秩序,保障食品质量安全。
  强化能力建设,推动“四有两责”在基层落地生根。食品安全尤其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新形势下,我们将进一步实施食品安全问题清单制,落实基层“四有两责”制度,加强基层监管力量配备、装备标准化建设及队伍专业化建设,建立“吹哨人”制度,配置应急处置专职人员,加强实务性业务培训,全面提高基层监管队伍能力和水平。
  2022年,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及全省、全市食品安全工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围绕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共创食安信阳、共享美好生活”主题,以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为导向,全面加强制度落地、能力建设、日常监管、检查抽检、专项整治,深入开展网络直播“食品安全你我同查”活动,推动形成社会共治的良好局面,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安全感。

□河南省信阳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向阳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