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有力支撑
——浙江海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纪实





数字看点
截至2021年底,全市拥有各类有效专利23244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252件,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171件;全市商标有效注册量43138件,较2019年增长17.5%;拥有驰名商标5件(行政认定),马德里国际商标52件;2021年知识产权(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金额达14.6亿元。
近年来,浙江省海宁市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快知识产权强县工程建设,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运用效益、管理能效、保护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全市加快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截至2021年底,全市拥有各类有效专利23244件,其中年度发明专利授权数由2019年的439件上升至2021年的617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252件,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171件;全市商标有效注册量43138件,较2019年增长17.5%,拥有驰名商标5件(行政认定),马德里国际商标52件;2021年知识产权(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金额达14.6亿元,较2019年增长9.6倍,近三年来全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总金额达26.11亿元,惠及70余家企业。
强化组织领导 完善支撑保障
海宁市成立了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年度镇(街道、发展平台)和市级部门(单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
在嘉兴各(县)市率先设立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海宁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2021年1月,在此基础上获批建设中国海宁(纺织服装与家居)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为嘉兴市首批国家级快维中心。预计2022年上半年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验收后,可直接在海宁开展快速预审、快速确权、快速维权等业务。
此外,依托省知识产权研究与服务中心专业优势,编制出台了《海宁市知识产权发展“十四五”规划》。每年安排1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知识产权政策性补助,重点加强对知识产权发展培育、转化运用、维权保护和公共服务的支持。
注重提升质效 推动转化运用
海宁先后建立起“淘科技”网上技术交易平台和浙江省首个国际科技成果路演交易平台——浙江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海宁国际中心,2021年实现专利转移转化153件。
海宁强化银企对接,积极指导银行等金融机构面向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业务,2021年全市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金额合计达14.6亿元;积极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020年,安正时尚、万凯新材料荣获浙江省商标品牌示范企业称号,2021年火星人厨具申报并获评中国外观设计专利优秀奖。
截至2021年底,全市拥有省级及以上专利示范企业30家,实施知识产权贯标认证企业36家,实施商标品牌战略示范企业4家,省级商业秘密保护示范点1家,嘉兴市级4家。
完善多元共治 提升保护水平
海宁以专业市场为重点,加强重点产业、行业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大力开展专利代理行业“蓝天”专项整治行动,持续推进皮革城市场专项整治,曝光发布了皮革城市场侵权违法十大典型案例。
2021年海宁市市场监管局共立案查处商标案件130件,办结50件,罚没款155.68万元,移送公安机关3起。市公安部门精准打击知识产权领域违法犯罪,近年来清理“中国海宁皮革”等20多个冒名App,捣毁跨省非法制售牛栏山假酒黑色产业链,破获黄某等生产销售伪劣卷烟案、毛某等特大假冒注册商标案等一批重特大案件。市人民法院着力提升知识产权(著作权、商标权)民事案件审理质效,2021年共收案183件,结案163件,调撤率为62.84%,服判息诉率92.64%。
海宁市市场监管局先后与市检察院、市法院签订《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备忘录》,建立快维中心检察办公室和人民法院快维中心巡回审判点,深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
夯实基层基础 提升服务能力
海宁市依托国家级快维中心,打造集行政执法部门和法院、检察院以及人民调解组织等多元力量于一体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面向社会完成首批30名知识产权专家和5家机构的公开征集工作。
与省知识产权研究与服务中心合作,设立浙江省首批专业市场工作站——海宁中国皮革城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为海宁市时尚产业提供专业知识产权服务。
同时,持续开展品牌指导服务站建设,海宁皮革城、许村家纺城等4家市场主体成功创建省级品牌指导服务站;加强商业秘密保护指导,4家企业加入嘉兴市商业秘密保护联盟,10家企业贯彻实施《商业秘密保护管理与服务规范》省级地方标准;开展“4·26世界知识产权日”“中国品牌日”“中国专利周”等主题宣传活动,2021年开展知识产权政策解读、法律法规知识和商业道德等各类培训10余场,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良好知识产权生态环境。
2022年,海宁市将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完善政策引领和要素支撑,以提升知识产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为主线,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全力提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全链条服务,为知识产权护航,为创新驱动赋能,为海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有力支撑和坚实保障。
□赵苏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