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多举措激发市场主体新活力
——襄阳奋力开启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新征程纪实
数字看点
全市专利授权总量突破1万件,发明专利授权882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从2.87件上升到5.67件;全市累计申请商标77570件,其中有效注册商标数量48548件,居全省前列;从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业务襄阳窗口和襄阳自贸区窗口的商标注册申请2201件,注册成功903件,全省排名仅次于武汉;专利权质押融资1.3亿元,商标权质押融资1.17亿元。
全市专利授权总量突破1万件,发明专利授权882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从2.87件上升到5.67件;全市累计申请商标77570件,其中有效注册商标数量48548件,居全省前列;从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业务襄阳窗口和襄阳自贸区窗口的商标注册申请2201件,注册成功903件,全省排名仅次于武汉;专利权质押融资1.3亿元,商标权质押融资1.17亿元……湖北省襄阳市市场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2019年成立以来,知识产权成绩亮眼。
在国家、省知识产权局和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襄阳市知识产权系统紧紧围绕争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目标,以高质量发展为抓手,以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严格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知识产权运用为重点,不断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和服务体系,持续推进知识产权宣传和培训工作,加快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体系,优化营商环境,提升襄阳核心竞争力。
顶层设计明方向 “全链条”协作显实力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应运而生的《襄阳市知识产权“十四五”发展规划》为未来全市知识产权工作指明方向,以争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为抓手,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工作机制。
2021年4月,襄阳出台《关于加强专利工作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深化知识产权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知识产权政策支持体系;制定《襄阳市促进专利转化助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专项计划实施方案(2021—2023年)》,2000万元的财政经费支持,促进了专利快速、高效转化,中小企业活力倍增;编制《“襄十随神”一体化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书》,打破地区保护,加快了产业及技术转移,拉高地区间投资增长水平;制定《襄阳市市场监管局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方案》,全面提升该市知识产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同时,围绕市委、市政府作风建设“服务年”的要求,襄阳市市场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组织干部进企业,收集困难和需求,“一对一”提供服务,提高知识产权转化率,帮助企业纾难解困。
襄阳市知识产权局局长王迪表示,近年来,该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用真金白银激发市场主体知识产权创造力,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全市知识产权系统将围绕作风建设“奋进年”要求,紧抓目标不放松,增强服务意识,争当“金牌店小二”,让市场主体在襄阳安心、顺心、开心发展。
质、量并重 激发市场主体创造力
“现在申请注册商标只用在襄阳办手续,交270元,花费的时间和金钱远远低于以前找中介代理机构,企业省心、省钱,我们觉得非常好。”4月20日,湖北万禾源豆奶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汪贵莉说。
商标属于知识产权的一种,是市场主体和消费者最容易接触到的一种知识产权形式。以往,市场主体想注册一件商标并不容易,办事大厅和窗口设在北京,形容为“千里迢迢”去办事一点不夸张;如果不懂政策和流程,还需要花费数千元购买中介公司服务。劳心、劳力、费钱的现实击退了一批市场主体。“所以当国家推行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时,我们全力对接,积极争取湖北地市州首批窗口落地襄阳。”襄阳市知识产权局商标科科长王晓云说。
借着自上而下开展的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东风,襄阳市凭借充分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成为湖北省首批拥有商标业务受理窗口的地市州,让企业足不出襄阳就能办完商标申请手续。为激发市场主体的知识产权创造力,该市继续延伸服务,在襄阳市民之家行政审批、登记注册窗口印制发放商标注册指导宣传单,引导前来办事的市场主体及时注册商标,保护自身品牌权利。目前,依托商标窗口,襄阳市累计提交各类商标注册申请2000余件,全省排名仅次于武汉。
专利,又一种知识产权,尤其是发明专利,技术含量高,申请门槛高,是企业高质量发展必备项。培育和挖掘高价值发明专利,企业的技术人员没有经验,为此就需要专业的机构、专业的人员服务企业。2019年,襄阳市专利代理机构仅10家左右,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目前襄阳市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已达40余家,尤其是珠海横琴国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武汉中部知光技术转移有限公司等国家级知识产权运营机构先后落户襄阳,开展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培育、专利导航,提升了全市市场主体知识产权竞争力。
“专利,让企业实现了华丽蜕变。”湖北超卓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2019年,该公司只有2项发明专利,严重制约从“维修服务型企业”向“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转型。了解情况后,襄阳市知识产权局主动上门“把脉问诊”。专利管理科科长李檀带领专业服务团队深挖企业创新点,增强企业知识产权的创造意识,一一解决困难。通过各方努力,企业转型成功,在第24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上荣获“发明创业奖·项目奖”银奖,目前已申请发明专利近百项。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湖北航鹏化学动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获得湖北专利银奖,全市30家企业进入省知识产权“三大工程”项目,为75家企业免费开展企业专利导航服务,兑现奖补资金2000余万元……在推进全市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中,襄阳市知识产权系统引机构、搭平台、建协会、给奖励,一步一步搅动一池春水,一点一点激活市场主体创造力。
金牌“店小二”服务 提高知识产权“变现力”
“真没想到,能通过专利让我们公司贷款,而且不到半个月,1000万元就到账了。”襄阳光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账务总监陆海难掩激动,直呼“惊喜”。
为助企发展,赋能市场主体新活力,襄阳市搭建平台,引导多部门和单位“入园惠企”,释放知识产权能量,让这一无形资产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资金,企业感受到“创造知识的幸福感”。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湖北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襄阳光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拥有多项发明专利。随着生产经营规模逐年扩大,公司有大量流动资金需求,2021年急需一笔流动资金用于原材料采购,但受困于抵押物不足,一直未能获得银行贷款。正在“入园惠企”走访的中行襄阳分行了解到实情,通过专利质押贷款,在2周内成功为该公司申请发放了1000万元,极大缓解了企业资金困难。
同样感到惊喜的还有湖北追日电气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5月,贷款银行要求湖北追日电气公司完善贷款手续,提供商标质押后才能发放贷款,如果不能尽快办理商标质押登记,将因为贷款资金拨付问题影响到公司正常经营。由于追日电气公司不清楚办理程序、需要提交的材料、提交的部门和方式等,想在短时间内办理商标质押登记遇到了困难。襄阳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介入,一方面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汇报,寻求国家局的指导和支持;另一方面指定由襄阳商标窗口专人负责与追日电气公司的对接,并负责做好指导企业申请资料的填报工作。仅3天时间,该局就帮助企业从国家知识产权局拿到商标权质权登记证,追日电气公司成功获得4000万元贷款。
属于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的湖北九阳防水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获得1000万元普惠金融贷款,东风井关农业机械有限公司通过专利质押获得1000万元贷款……截至目前,全市企业已通过专利权质押融资1.3亿元,商标权质押融资1.17亿元。
结合该市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纺织、航空航天等传统主导优势产业,襄阳市知识产权局着力加强高知名度商标培育,提升品牌竞争力。骆驼蓄电池、回天新材、际华纺织、博亚精工、汇尔杰纤维、国铁机电等一大批行业龙头企业、“小巨人”企业的商标成功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襄阳高香茶、襄阳大头菜、襄阳黑猪肉、襄阳牛肉面……一批“襄”字号特色农产品品牌成功注册地理标志商标、集体商标,成为推动襄阳市现代农业发展、支持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尤其是襄阳高香茶入选第二批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直通欧洲,公共品牌价值已达7.29亿元。
在湖北地理标志大会暨品牌培育创新大赛和“我喜爱的湖北品牌”电视大赛中,襄阳高香茶、枣阳皇桃、石花霸王醉、骆驼蓄电池等品牌获得赛事金奖,进一步提升襄阳品牌的知名度。
全市知识产权系统将“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精神落实到日常工作中,把惠企、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不断增强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全链条”护航 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
近年来,襄阳市着力构建行政执法、司法保护协同配合,全链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新格局,加快形成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的新体系,以知识产权保护成效激励创新创业,持续推进营商环境优化。
“我们饱受侵权困扰,每年都耗费大量精力在外打假。”骆驼集团后市场销售中心总经理刘科说。“骆驼”品牌蓄电池知名度高、市场占有率大,成为制假售假分子“重点关注”的商品,侵权行为涉及全国多地,企业打假难度大。为帮助企业维护商标合法权益,襄阳市知识产权部门为企业提供“订单式”打假服务,了解打假需求,对外、对上协调帮助,尤其在去年一次省外打假中,成功查办一批制售假冒“骆驼”蓄电池的不法商家,获得显著成效。
通过与企业联合打假,近年来襄阳市市场监管局相继查处了假冒“耐克”服装、假冒“天亿中人”石膏板材、假冒“康明斯”汽车配件等规模较大的商标侵权案。同时在每年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开展大型销毁侵权商品活动,有力打击了侵犯商标权行为。
重打击也重保护。2021年,襄阳市多部门联合在重点园区、孵化器、专业市场和企业建立起18家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为企业提供高价值专利培育挖掘以及信息检索、法律咨询、争议解决、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等知识产权保护综合服务,通过各种渠道对工作站进行正面宣传,不断扩大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的影响力,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正能量向全市延伸扩展。
其中,高新汉江产业园工作站、樊西现代商贸物流园工作站分别与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接,在工作站内建立法官联系点,帮助企业畅通和司法机关的联系,协调搭建司法服务平台,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提升创新活力。园区内的湖北淘大集供应链有限责任公司、食品城多家商户,均因知识产权纠纷通过工作站获得咨询和应诉帮助。
任重道远须策马,风正潮平好扬帆。2022年,襄阳市市场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展现新气象、新作为,以高质量的知识产权服务激发创新创业新活力,奋力开启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新征程,助力襄阳经济高质量发展。
□郭 雪 李子豪 徐 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