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三级市场监管部门 高效监测助力监督抽检

浙江2.0版风险预警交流体系正式运行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2年06月23日 A8 版)

  本报讯 风险预警交流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抓手,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积极顺应形势变化,率先成立省级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机构——浙江省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中心,又同步加快推进各设区市市场监管局风险网络建设步伐。截至5月底,全省三级风险预警交流网络基本建设完成并正式运行。
  制度体系更加完善。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出台《关于加强全省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工作的通知》,起草《浙江省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工作制度》(征求意见稿),明确了四级网络架构和职责分工,制订了15项年度任务清单,配套500万元专项经费保障,为各市开展风险预警交流工作提供基础。截至目前,全省11个市已成立市级风险预警交流分中心,配备专职人员28名、兼职人员75名;建立县级综合治理中心95个,建成率100%。同时,各地以本级中心为支撑,依托检验机构、科研院校、大型企业、新闻媒体等建立社会监测站点138个。
  风险监测更加高效。风险预警交流网络搭建完成后,浙江省各地积极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全方位收集并上报风险信息,组织开展杨梅、桑葚等水果专项行动,累计发现问题样品25批次;根据网络监测信息,发现染色粽叶风险并开展粽叶、粽子大检查专项行动;根据各中心、站点提供的风险线索,确定27个以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非标检验项目为重点的“揭榜挂帅”项目,进一步扩大风险筛查范围,助力监督抽检。
  共治举措更有广度。基于前期“你点我检”工作经验,省局集中资源打造食品安全“浙里点检”金名片,并组织全省推广运行,撬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效应的进一步放大。各地依托“四个你我”(“你扫我检”“你拍我检”“你送我检”“你查我检”)功能,累计向10.5万人次提供食品抽检结果查询服务,收到来自全省消费者的1023条有效抽检建议;结合网络舆情热点,组织开展直播带货、区域特色食品“你点我检”及食用农产品“你送我检”现场活动185场。截至目前,各地已完成“浙里点检”抽检180批次、食用农产品快检3294批次,抽检结果全部合格,并“点对点”推送至申请人,让百姓切身体验食品抽检全过程。
  下一步,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将指导各地加速扩增风险监测站点,联合多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和快速反应机制;同时充分发挥主流新闻媒体作用,深入推进监管部门与公众、经营者之间的风险交流工作。

□王 群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