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质量导航计划” 探索质量提升新模式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2年06月30日 A2 版)

  近年来,浙江省长兴县市场监管局以提升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主线,在全省首推制造业企业“质量导航计划”,着力打造资源集中配置、政企高效联动、全面系统推进的质量提升新模式,成效显著。长兴县获评浙江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成为全省“品字标”品牌“四个集中”试点县。

发挥高位推动优势 谋篇布局
  我局积极促进质量工作与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人才激励紧密融合,全面系统推进质量提升。指导各级组织申报省、市、县政府质量奖相关奖项,落实财政专项资金用于“质量提升”“标准创新”“品牌升级”等工作。截至2021年底,全县获评省政府质量奖1家、省政府质量奖贡献奖1家、市政府质量奖12家、县政府质量奖50家。
  同时,我局依托国家动力及储能电池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浙江省耐火与建材质检中心等平台,集成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质量管理、知识产权、品牌建设等要素资源,建成新能源产业质量基础“一站式”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产品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综合技术服务。2021年,共提供技术服务和咨询指导500余次,服务市场主体400余家,为企业节约资金210万元。

探索质量赋能路径 做深做实
  我局积极参与和指导标准制修订工作,强化行业话语权。近年来已参与制定国际标准4项,制修订国家、行业、团体标准500余项。全市有4家企业获评浙江省企业标准“领跑者”。实施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120多项,复制推广循环经济、绿色制造、现代物流、现代农业、社会管理等标准化建设典型模式。
  同时,我局着力培育制造业名品名家,全市已有“超威”“天能”“诺力”等9件制造业商标通过驰名商标认定,4家制造业企业被评为省级商标品牌示范企业。推进“品字标浙江制造”品牌建设,累计发布“浙江制造”产品标准41项,新增“品字标”企业31家,获得“浙江制造”国际互认证书3家。积极推进商标品牌注册,全县制造业商标达到8560件。
  此外,我局创新实施制造业企业“质量导航计划”,围绕长兴县“1+4+2”产业体系,优选33家企业进入县级培育库、100家企业进入乡镇级培育库,量身定制“一企一方案”133个,组织开展质量改进项目1000余项,在98家规上企业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2021年,33家县级试点企业投入“质量导航”资金2.72亿元,营业收入平均增长51.14%,质量损失率平均降低1.93%,一次检验合格率平均提升1.54%。

聚焦产业发展需求 做精做优
  我局搭建新能源产业质量基础“一站式”服务平台,发挥天能集团“全国铅酸蓄电池行业绿色制造标准化工作组”牵头作用,建立蓄电池产业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开展新能源动力电池绿色制造标准化试点建设,推动国家级循环经济标准化项目的高分通过验收。引导企业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3项、国家标准65项、行业标准29项、浙江制造标准4项,获得“品字标”授权证书8张。
  同时,我局围绕智能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标志性产业链,制定产业质量提升实施方案,筹建智能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质量基础“一站式”服务平台,发挥整车企业牵头作用,带动产业链企业管理升级。2021年以来,推动产业内企业100%导入先进质量管理方法,4家企业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建有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实验室1个,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7项、行业标准12项,主导制定浙江制造标准3项,1家企业获评2021年度“企业标准领跑者”。2021年智能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完成产值101.8亿元,比2020年增长169.2%。

□浙江省长兴县市场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 施忠斌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