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玻璃企业解难纾困
——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实施特种中间层玻璃现场测试评价项目记
特种中间层玻璃赋予了夹层玻璃高安全及高强度特性,能够制作成超大板面,甚至可用于墙体支撑结构和地板结构,如超大型玻璃幕墙和踏步玻璃栈道。
对于此类超大型玻璃,其安全性和外观的评价一直是行业内难以解决的问题。由于试验室评价均采用小样品,因而试验室评价结果与超大型板面的实际性能难以达成一致。如何保证现场检测结果满足标准要求,成为超大型特种中间层玻璃生产企业急需解决的难题。
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聚集行业专家,开展特种中间层玻璃现场测试评价项目。目前,已制定现场检测规程、现场检测项目、流程检测项目等内容,并着手制定特种中间层材料标准。
据介绍,项目的深入实施,帮助玻璃企业多方面提高了质量管理水平。一是推动现场大样品验收。项目实施前,没有玻璃工厂现场进行玻璃检测验收。即使有试验,也是采用小样品检测,结果准确性难以保证。项目实施后,通过交流和培训,在玻璃工厂现场进行检测验收成为行业发展趋势。二是推动室内灯箱的应用。由于玻璃工厂一般属于大工厂生产,厂房采光不好,很多玻璃缺陷无法发现,工人或质检员自检难度大。移动灯箱在室内可随意移动,能够模拟太阳光,方便玻璃自检,对于现场检测也同样适用。三是推广仪器验评。在玻璃测试领域,相较于通用性较强的国外设备,国产设备针对性较强,更适用于作为玻璃工厂测试设备。通过仪器验评项目联动,对国产建筑玻璃用分光光度计进行宣传推广,玻璃工厂与测试设备厂家之间实现了有效对接。四是提出现场检测控制项目。从检测机构的角度,对玻璃工厂现场控制的项目内容进行调整,包含外观、原材料、应力、边部质量以及各个工序流程应查看的内容进行了规定,不仅可以作为检测机构对玻璃工厂现场流程控制的指导书,还可以直接应用于玻璃工厂内部自我质量控制。
从2014年至今,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服务工程数十项,经过该项目测试和评价的玻璃采购总费用超1亿元。据玻璃工厂自述,评价项目实施后,企业能够在国际大项目上与国外公司拼质量而非拼价格,并顺利竞得多个国际项目。此外,项目为各领域生产企业提供了可借鉴实施的内容,特别是在流程控制方面,玻璃工厂的切磨钢程序则可以复制到小商品如服装工厂的料裁缝勾等流程,项目效益得到了进一步拓展提升。
□冉 一

全文复制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