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安全 保公平 护民生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市场监管系统执法稽查工作综述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2年07月20日 A1版)

  执法稽查工作贴近市场、贴近群众,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场监管系统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执法稽查工作,着力打造监管为民的执法品牌,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推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作出积极贡献。
  坚持底线守安全。10年来,市场监管系统深入推进食品药品、产品质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专项执法,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强化办案保公平。10年来,市场监管系统不断夯实执法根基,在知识产权保护、反垄断执法、价格监管等领域握指成拳,查办一批大案要案。
  初心不改护民生。10年来,市场监管系统秉持执法为民理念,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雷霆出击,为群众带来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
加强制度建设 夯实执法根基
  依法治国,重在法之必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建设法治政府提出更高要求。市场监管系统健全执法制度体系,不断加强执法队伍能力建设和执法信息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市场监管总局成立以来,《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规范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裁量权的指导意见》《市场监管执法稽查案件协助调查管理规定》《市场监管领域重大违法行为举报奖励暂行办法》《市场监管部门执法音像记录工作规定(试行)》《市场监管基层执法装备配备指导意见》等一项项规定出台落地,为执法稽查工作搭建起完备的制度体系。
  面对违法行为跨区域、网络化、全链条趋势,市场监管系统积极探索建立系统打击、源头打击、综合治理工作格局。淮海经济区、长三角、京津冀市场监管执法协作机制获总局肯定,各地协同联动执法,查处了一批大要案,端掉了一批“黑工厂、黑窝点、黑作坊”。苏浙沪皖联动查处博世蓄电池商标侵权系列案,苏浙沪联动查处生产伪劣口罩系列案,苏州、杭州联动查处未取得药品经营许可销售药品案……这些典型案例是长三角地区市场监管联动执法结出的硕果。川渝两地市场监管系统2021年相互移送案件线索54条,协助调查案件41件,联合执法16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总局积极推动全国市场监管行政执法平台建设应用,让数字赋能市场监管执法工作,形成全国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一盘棋”的整体格局。此外,总局开通中国市场监管行政处罚文书网,依法公开市场监管部门作出的行政处罚文书,目前已上传文书126.02万份,点击量达14.8亿次,受到系统执法人员高度关注和社会公众广泛好评。
  高素质的专业化干部队伍,是提升执法稽查工作效能的有力保障。总局强化执法队伍建设,先后举办7期全国市场监管系统执法稽查业务培训班和10余次执法稽查人员能力提升研修活动,并积极建设总局综合执法人才库,遴选首批综合执法人才219名,还开展执法办案电子数据取证大比武活动,带动全系统掀起学习练兵热潮。
  总局还研究制定《市场监管行政执法与纪检监察贯通协同工作办法》,以强监督促强监管,构建起行纪衔接同向发力、同频共振的工作体系。
  10年来,市场监管领域执法科学化、规范化、透明化水平持续提升,执法根基更加坚实,执法效能不断提升。
围绕中心大局 彰显责任担当
  要做好执法稽查工作,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场监管系统认真完成党中央、国务院交办任务,在疫情防控、“长江禁渔”、“扫黑除恶”、“扫黄打非”、知识产权保护等国家部署的重大行动中勇挑重担、履职尽责,交出了一份份亮眼的成绩单。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总局执法稽查局牵头联合8部门开展打击整治非法制售口罩等防护产品专项行动,配合开展对其他防疫物资和原材料的执法工作,组织抽查使用进口高风险非冷链集装箱货物的生产经营单位的消毒处理证明或记录,做好疫情防控“层层加码”问题投诉处置。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及时维护市场秩序,在重大考验面前彰显责任担当。疫情防控期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累计查办非法制售口罩等防护用品案件4.92万件,查获问题口罩1.83亿只,查获其他问题防护用品81.49万件,移送公安机关案件1043件,有力保障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长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决策部署,总局于2020年牵头开展“长江禁捕 打非断链”专项行动。各地市场监管部门精准实施全链条监管,有力净化网络经营环境,严厉打击相关违法行为,有效遏制了市场公开销售长江非法捕捞渔获物的势头,江更清、水更绿,生态环境更美好。为深化专项行动成果,健全常态化监管机制,总局又决定将专项行动期限延长至2023年6月,推动长江“十年禁渔”从“治标”向“治本”转变。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坚持高位推动、源头治理,聚焦重点领域重拳出击。群众痛恨的“菜霸”“肉霸”“行霸”“市霸”不见了,消费更安全、更放心。
  在“扫黄打非”工作中,市场监管系统认真落实全国“扫黄打非”办具体部署,勇当社会文化环境“清道夫”,涌现出浙江省市场监管局执法指导处、安徽省市场监管局执法稽查处等一批先进集体以及众多先进个人。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市场监管系统针对关系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重点商品和影响创新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大执法力度,有效维护权利人合法权益。9省市市场监管部门协同联动,查处机械密封行业制假售假系列案件25起,移送司法机关10起。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举办前后,全系统认真开展保护奥林匹克标志专项行动,共查办侵权违法案件240余件。重庆立案查处销售定制吉祥物“冰墩墩”蛋糕案,北京一白酒生产企业因擅自生产标注“2022北京冬奥”纪念酒产品被罚款6.1万余元……对侵权行为“零容忍”,成为我国严格保护知识产权、履行庄严承诺的绝佳印证。
  总局执法稽查局积极发挥全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职能,凝聚工作合力,严厉打击侵权假冒,大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排名第12位,较2020年上升2位,持续保持创新引领态势。中国欧盟商会发布的《商业信心调查2021》显示,半数以上受访企业认为中国知识产权执法力度“足够好”“非常好”,这在历次相关调查中尚属首次。
聚焦民生所盼守护消费安全
  法之必行,在于民心所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后,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在执法中坚持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放在首位,连续多年开展“铁拳”行动,加大关系群众切实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着力解决群众的烦心事、闹心事、揪心事,取得良好成效。
  动作快、出手准、协同强、手段新、声势大,是“铁拳”行动的显著特点。2021年,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处民生领域8类重点案件9.4万件,总局和省级市场监管部门公布159批典型案例,达到“查办一案、警示一片、震慑几年”的效果,营造了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总局挂牌督办江西某公司涉嫌销售检出克伦特罗牛肉、安徽某窝点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等重大案件,北京查办假冒全聚德烤鸭案、新疆哈密查办假冒白酒案、江苏无锡查办未经检验检疫冻品系列案、湖南株洲查办跨省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10年来,市场监管系统严查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近年来,一些不良商家打着健康养生的旗号,把成本低廉的产品“包装”成能治百病的保健品高价推销,“保健”市场乱象严重影响社会生活秩序,甚至威胁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2019年1月,总局联合13部委开展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及“回头看”。全国共立案21152件,案值130.02亿元;受理投诉举报4.4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23亿元。
  针对关系群众生命安全的“黑气瓶”问题,总局部署各地严查相关违法违规行为,近3年来全国累计查处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液化石油气瓶充装站3067家,取缔非法液化石油气瓶充装站和检验站510家,查获翻新“黑气瓶”11.1万只、超期未检气瓶587.4万只。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总局将儿童用品、学生用品作为重点纳入执法稽查工作要点,全国市场监管系统通过开展打击面向未成年人“无底线营销”专项行动,严厉查处近视矫正相关的虚假宣传活动和虚假违法广告行为,严格执法,护苗成长。
  为守护好老年人的“钱袋子”,总局按照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办公室部署,通过全系统共同努力,在涉老食品、保健品领域,处置了一批苗头性问题,整治了一批经营不规范企业,依法查处了一批违法行为,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四川省市场监管局连续10年开展“春雷”行动,成为执法为民的闪亮品牌;江苏省泰州市市场监管局努力打造“12345”稽查工作品牌,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消费安全……10年来,执法为民的理念,已落实到市场监管系统执法办案全过程,成为市场监管人的行动指引。
  初心就是力量,使命就是方向。市场监管系统将忠实践行市场监管为人民的初心使命,为维护公平公正市场秩序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履职尽责,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

□本报记者 李 春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