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呈井喷之势 规范发展是王道

——重庆梁平小步快跑打造西部预制菜之都纪实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2年07月21日 A7版)

  从外卖商家的出餐神器“料理包”,到目前正成为消费者餐桌上新宠的预制菜,一条规模上万亿的“黄金赛道”正悄然形成。
  7月15日至17日,预制菜产业大会在重庆市梁平区举行。此前的6月27日,中国预制菜产业发展峰会也在重庆举行,重庆一家高职学院甚至开设了“预制菜产业学院”。预制菜的热度可见一斑!
  越来越多的商家察觉到预制菜行业的风口,开始涌入这个行业。重庆、广东、山东等省市纷纷布局预制菜产业及上下游供应链。有资料显示,2021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约3500亿元。业内预计,这一数字在2022年将达到4100亿元,5年内有望攀升到万亿元以上。
预制菜被接受度高
  因口味丰富、出餐便捷、价格亲民,预制菜行业近两年发展迅速。用最少的时间成本解决买菜做饭问题,从“能吃”到“吃好”这无疑是预制菜的最大优势。预制菜行业的用户画像是乐于接受新生事物的年轻人、苦于因买菜做饭耗费大量时间的上班族,以及餐饮堂食外卖、聚会、野营等一些特殊消费场景适用人群。
  “春节在网上买了两袋福建的名菜‘佛跳墙’,商家冷链到家,食用时打开包装放水里煮10分钟,年夜饭时就可以享用饭店售卖几百元的菜品了。”重庆市民叶女士今年对预制菜的便捷有了新认知。
  前几天,叶女士又在冰箱里囤了几包“小炒黄牛肉”。同时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去超市或农贸市场买半斤牛肉需要25元左右,回来还要清洗、切丝、炒菜,耗时至少1小时。而这包“小炒黄牛肉”每包250克,售价26元,价格差不多,但非常省时省事。“肉丝都是切好腌制过的,解冻后加点素菜翻炒,3分钟就可以上桌。”叶女士开心地介绍说。
  “预制菜的发展前景已经成为餐饮、农牧、食品、资本等看好的产业。”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王顺海在预制菜产业大会上坦言,预制菜产业在餐饮和居家消费的推动下迎来了行业风口。
  7月17日,直播首秀一个月后,趣店集团创始人、CEO罗敏在其网上直播间进行了长达19个小时的直播,单日累计售卖酸菜鱼等预制菜品956万份。
  重庆皓元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皖林告诉记者,他们公司正在打造中国西南(重庆)食品科技城。按照相关计划,未来这里将成为绿色预制菜和特色预制菜研发、生产、销售及教学等于一体的新型平台化预制菜产业园区。其中,将重点聚焦重庆的火锅、特色菜、江湖菜、烧烤等地方美食,开发、生产、销售预制菜品,形成预制菜产业集群。
梁平发力“预制菜之都”
  重庆市梁平区因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国家级重点产粮大区、全国商品粮基地、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区,一直被称为渝东粮仓。在通往梁平区的高速公路旁,不时看到路旁印有“梁平—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的大广告牌。
  近年来,梁平区加快推进电商物流协同发展,破除从田间到餐桌、从产地到销地、从农村到城市的空间壁垒,2021年实现产值200亿元,预制菜产业已初具规模。并先后出台了《梁平区支持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激励措施(试行)》《推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全力赋能预制菜产业跑出“加速度”,聚力打造产值超1000亿元的“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
  “预制菜产业是梁平新型工业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项目,市场监管部门将始终坚持强化服务保障,营造一流市场环境,不断提升预制菜产业发展水平。”梁平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说。据他介绍,该局通过开通预制菜企业注册许可“绿色通道”,提前介入,主动指导,积极协调市局增设预制菜物流配送、预制菜食品研究院等相关注册类别,确保预制菜项目“快落地”“快投产”,让企业“留得住”。同时,将知识产权战略与打造“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有机衔接。预计未来5年,全区将新增预制菜品牌300个,专利申请量达到每万人35件。
预制菜行业需要规范
  采访中,也有消费者反映,虽然预制菜方便快捷,但与线下门店所做的菜肴在口感口味上还是有差距。“预制菜的口感肯定不如新鲜制作的菜肴,‘不变质、不变味、不变色、不变形’是对预制菜的最低要求。”王顺海说,预制菜虽然方便快捷,但冷链运输环节和产品质量问题方面,行业也存在鱼龙混杂现象。
  专家认为,预制菜行业的健康发展要制定好地方标准,加强对预制菜企业从原料采购到生产、包装、贮藏、检验、销售等环节全过程、全链条监管,从源头上规范预制菜行业食品安全,加大对预制菜生产企业日常监管和食品抽样送检工作力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我们将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作用,积极构建预制菜质量安全监管规范体系,逐步制定完善预制菜从田间到餐桌系列标准,形成具有梁平特色的预制菜产业标准体系,全力引导预制菜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梁平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报记者 常 宇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