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有谋略 让中国高铁驶向世界

——中国标准走向世界系列报道之一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2年08月02日 A7版)
  

编者按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商场如战场。今天,“粮草”已经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技术、资金、商标……都可以称作“粮草”。企业走出国门,从前更多靠的是资金和技术,现在祭出的“法宝”常常是品牌——先进行商标国际注册。除此之外,更加有效的办法是制定国际标准。
  兵马未动,标准先行。倘若能依靠自己的先进技术,率先制定出国际认可的标准,显而易见,走出国门就占有了先机。
  近年来,中国企业在主导、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方面,已经取得可喜的成绩。《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描绘了未来十几年的发展方向:“标准化国际合作深入拓展,互利共赢的国际标准化合作伙伴关系更加密切……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关键技术指标的一致性程度大幅提升,国际标准转化率达到85%以上。”
  为此,本报自即日起推出“中国标准走向世界”系列报道,介绍国内企业、机构在主导、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工作中的经验、成效,为更多企业、行业提供借鉴。
  2003年5月3日,日本东京火车站,阳光明媚。
  远远地,一列火车呼啸而来。记者拿出手提摄像机,打开 开关,准备记录下这列新干线火车通过车站的镜头。然而,当摄像机启动后,转瞬而过的火车已经无影无踪……
  那一年,记者参加由中国记协组织的中国新闻代表团出访日本。这只是旅途中的一个小插曲,但印象深刻。
  中国何时会有自己的高铁?这是记者当时的闪念。
  星移斗转,沧海桑田。实际上此后不到10年,中国的第一条高铁就横空出世。
  如今,中国早已实现高铁梦,目前高铁里程已高达4万公里!不仅如此,中国高铁建设标准已经走出国门,造福世界人民。
  就在这个炎热的夏日传出好消息:国际铁路联盟(UIC)发布实施由我国主持制定的《高速铁路设计基础设施》(IRS 60680:2022)标准和《高速铁路设计 供电》(IRS 60682:2022)标准,上述两项标准均是相关领域的首部国际铁路标准。
  “走出国门”,这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企业家们心心念念的一个词。我们看到,劳务人员走出了国门、资金走出了国门、技术走出了国门、品牌走出了国门,如今,重要建设项目标准也走出了国门。于是我们听见一句全新的口号:兵马未动,标准先行。
  《孙子兵法》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这“标准先行”,效应大概就等同于“上兵伐谋”吧。
  近日,记者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取得联系。采访中得知,以上两项标准皆由国铁集团科技和信息化部、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专家主持制定,法国、德国、日本、西班牙、意大利等十余个国家的20余名专家参与,历时4年编制而成。
  记者还获悉,早在去年11月,国际铁路联盟就发布了我国主持制定的《高速铁路设计通信信号》(IRS 60681:2021)标准。
  对此,国际铁路联盟高速委员会主席霍保世评价道:“在国际标准中纳入我国的优势技术与关键参数,为推广中国铁路技术,实现中国铁路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走出去’提供了标准支撑,创造了有利条件。”
  国铁集团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近年来,国铁集团专家主持参与了国际铁路联盟高速铁路、列车网络、制动系统等专业的60余项重要技术标准的制修订,主持完成的《高速铁路实施》和《高速铁路设计》两个系列共11项高速铁路系统标准,填补了高速铁路实施、设计等关键领域的国际标准空白。这些标准全面系统地纳入我国高速铁路从设计理念、技术装备、关键参数到养护维修的成功经验、主要创新成果和优势技术,并兼容其他国家高速铁路的相关技术和需求。
  具体到刚刚发布的两项标准,记者了解到,在总结世界高速铁路设计成功经验、系统集成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引入中国高速铁路总体设计理念,吸纳中国高速铁路列车荷载图式、线间距、路基填料分类、隧道围岩分类等基础性关键指标,推介中国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和动车组修程、接触网系统等优势技术,最终确立了国际铁路联盟高速铁路总体设计、线路、路基、桥梁、隧道、轨道、车站、动车组运用检修设施、维修设施、综合防护、环境保护、牵引供变电、接触网、电力供配电和远动系统等领域的设计理念、关键参数和技术要求,为世界高速铁路建设运营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高速铁路设计标准、高速铁路实施标准先后走出国门,高速铁路项目实施也走出了国门。
  我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落地的项目——印度尼西亚雅万高铁目前已进入铺轨阶段。作为东南亚首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中国标准”在其中得到了集中体现。
  从雅加达出发后的第一座车站是雅万高铁的哈利姆车站。记者采访得知,在车站附近30公里已经铺设了无砟轨道。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铁道工程专业副教授李培刚就此评论道:“这次标准里推介的中国CRTSⅢ型板无砟式轨道和动车组四级修程等优势技术,这是我国原创的技术,也是经过严谨的理论和试验研究以及大量经验积累逐步提升到技术标准或规程上的,对其他国家会产生参考和示范价值。”
  雅万高铁采用的中国高铁三大核心技术之一的CTCS-3级列控系统是由中国通号公司自主研发生产,是高铁的“大脑和中枢神经”,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及地面无线闭塞中心,实现车—地双向信息传输,采用连续速度控制模式,系统满足双线双向运行。
  印尼中国高速铁路公司(KCIC)工程董事肖颂新说:“在印尼雅万高铁建设中,成功应用了工程设计、施工装备等一系列中国高铁技术标准,为工程建设顺利推进提供了技术支撑,将进一步巩固我国高铁世界领先地位。”
  雅万高铁全长142.3公里,连接印尼首都雅加达和第四大城市万隆,最高设计时速350公里。建成后,雅加达到万隆间的旅行时间将由现在的3个多小时缩短至40分钟。
  中国标准已经在东南亚国家落地生根。其实不仅在东南亚,近年来以中国标准设计建造的铁路在亚洲、非洲、欧洲一些国家也在不断延伸。
  今年3月,中国铁路技术装备和欧盟铁路互联互通技术规范对接的首个项目——匈塞铁路塞尔维亚境内贝尔格莱德至诺维萨德段开通运营,首次实现了塞尔维亚第一大城市贝尔格莱德与第二大城市诺维萨德之间快铁列车直通,列车最高运行时速由原来的最高50公里提升至200公里,运行时间则由90分钟压缩至30分钟,运输效率大幅提升。
  连接中国云南昆明和老挝万象的中老铁路,是按中国铁路I级标准设计,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两国共同运营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连通的跨国铁路。开通运营7个月后,万象南站完成换装,中老泰铁路实现互联互通,从中国昆明到泰国林查班港间的运输时间比汽车换装倒运缩短1天左右,运输成本减少20%以上,为中老经济走廊、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了可靠运力支撑。
  1978年,邓小平访问日本,看到日本的“光”号高速列车时兴致很高。当时,中国列车平均速度还不到每小时50公里,而日本的高速列车最高时速可达200公里。
  “感觉快,我们现在正需要这个速度。”小平同志高兴地说。回国后,他多次表示,要支持铁路建设,特别是铁路提速方面的研究。
  一晃40多年过去,中国铁路早已崛起,高铁技术独步全球。如今,中国高铁标准也走向了世界,这将给相关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动力,让当地人民得到实实在在的益处。或许可以说,这就是今天中国主持制定高铁设计标准的意义所在。

□本报记者 喻山澜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