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废为宝 “一带一路”显身手

——中国标准走向世界系列报道之二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2年08月16日 A7版)

  水,生命之源,万物之母。
  在地球表面,70%的面积覆盖着水。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水太多,恰恰相反,水,能饮用的水、能利用的水,太少了。
  废水利用,尤其是工业废水利用,一直牵动着业内人士的心。南京大学环境学院院长、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院长、中科院院士任洪强和他的同事耿金菊教授就是这样的有心之人。
  在他们看来,水是基础性自然资源、战略性经济资源,也是工业发展控制性要素。近年来,由于工业废水大量排放和水资源短缺,水资源更加受到社会关注,我国也陆续发布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标准和资源化利用要求。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废水也是一种原料,将废水转化为再生水替代常规水资源,可用于工业生产、市政杂用、居民生活、生态补水、农业灌溉、回灌地下水等。此外,从废水中提取其他资源和能源,还可增加水资源供给,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现实困难。
  仔细分析会发现,工业废水来源多样、成分复杂,含大量有机物和有害物质,其性质与排量取决于工业生产的性质、工艺和规模等因素,不同的工业企业所排放的废水在质和量上各异。
  2019年11月,任洪强院士团队主导研制的《ISO 22447 Industrial wastewater classification(工业废水分类)》国际标准正式发布,这是我国主导编制的首个工业水回用领域国际标准。
  据了解,2016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水回用委员会成立工业水回用分委员会(ISO/TC282/SC4),秘书处及国内技术对口单位就设在为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
  该国际标准历经两年预研和探索,于2017年1月提交工业水回用分委员会发起立项投票。虽然法国和印度投了反对票,但经编制团队和与会各国专家交流沟通,加拿大、以色列、西班牙等国专家决定支持此次立项。同年5月,标准顺利获批立项。标准研究过程得到了来自加拿大、日本、法国等9个国家57位专家的充分讨论,跳过FDIS(最终国际标准版草案)阶段,直接进入发布阶段。整个项目从立项到正式发布历时30个月,属于TC282研制周期较短的提案之一。
  作为工业水回用领域首个基础性国际标准,该标准规定了工业废水的分类原则和命名方法,包括34大类、207种工业废水类型,以及八大类、91种水质指标参数,使得种类繁杂、水质特征迥异的工业废水有了统一的身份编码,为工业水处理和再生利用提供了通用标签,成为工业水处理领域国际标准制定的指导原则和行动纲领。标准是各国工业水处理行业开展商业往来、日常运营维护和行业管理的核心基础,将引领工业水回用行业由常规的水质达标向安全再生和资源化利用转变。
  8月5日,笔者见到了标准研制团队成员耿金菊教授。一进门,她一边摘除口罩,一遍梳理了一下齐耳短发,笑着说:“按照约定的时间,我没有迟到。”
  “工业废水不但排放量大,而且污染浓度高,治理难度大。”耿金菊说,2021年1月,十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指出,要积极推动工业废水资源化利用。然而在2019年之前,工业废水缺乏统一的分类标准,导致各国在开展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工程建设及运行中无章可循,极大地阻碍了工业水处理领域技术创新和国际贸易往来。
  “现有工业废水分类标准均依据工业行业类型区分,不能反映废水特征和危害程度,无法直接关联清洁化工艺。”耿金菊介绍,上述国际标准专门针对工业废水处理与回用这个细分领域,建立了完整统一、信息丰富、兼容性强的工业废水分类和编码系统,是实现全球信息交流和共享的关键。
  据悉,借助该国际标准,业界各方能够更好了解工业废水先进技术,知晓哪些技术相对过时,未来会逐步被淘汰,从而整体推进工业水处理和回用技术标准化及产业创新。同时,还将倒逼一些企业在工程项目上采用符合国际标准的先进技术,否则将很有可能失去市场准入资格。
  耿金菊介绍,该国际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英国、以色列、日本以及中国的政府、协会、学会、高校、院所、企业负责宣贯实施,目前已成为工业废水处理与回用产业链相关政策及标准制定、战略咨询、工艺设计、工程建设、生产运营的基础,引领着工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革新和工业绿色化发展。
  标准输出到“一带一路”国家后,带动了当地工业废水处理行业技术进步。在对工业废水分类和编码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各国在技术遴选、工程实施、运维管理等方面就有了交流基础,从而促进技术提升。此外,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大唐环境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央企还基于该国际标准制定了工业水回用技术标准,应用于泰国、印度、刚果(金)等国家的冶金、电厂废水处理与回用工程。
  自工业水回用分委员会成立以来,南京大学联合国内工业水处理优势企业和科研院所先后主导研制并发布了工业废水分类等5项国际标准,另外还有5项标准立项在研。截至目前,南京大学作为第一主编单位,发布了水处理与回用领域国际和国内标准共计52项。
  标准效益正在不断增加。“工业水回用国际技术转移案例”入选了2020年度江苏省技术转移联盟“十大技术转移优秀案例”。标准成果应用于加拿大、墨西哥、俄罗斯、南非、澳大利亚等41个国家,以及我国21省化工、制药、印染及其园区等287项工程,有力推动了国内外工业水回用工程科技和产业标准化发展。
  标准的研制和实施促进各国工业水处理领域技术创新和合作交流,支撑全球工业水回用技术标准体系的构建和技术标准的研制,为全球工业水处理与回用行业规范健康发展奠定了核心基础,增强了我国在工业水回用领域的国际话语权。此外,还指导我国工业废水污染物减排和资源化利用,推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有力驱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支撑美丽中国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国家战略实施。

□祝 富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